等父子兩個人情緒穩定一些,洗乾淨臉和手腳,換上乾淨的衣服,和寒王府乾活的下人們說了一聲,鎖上房門出去了。
到集市上兩個人大買特買,十斤紅糖、十斤雞蛋、二十斤豬肉、給小孩子啟蒙用的《三字經》和《百家姓》、六匹棉布、三隻老母雞、兩條鯽魚、兩條平安鎖、一個足金的手鐲、兩個適合孩子戴的有鈴鐺的銀手鐲……最後東西太多,兩個人實在拿不動,在街上雇了一輛牛車。
坐上牛車,帶著一車的東西浩浩蕩蕩地去劉靜萱婆家所在的村落——張家村。
……
劉靜萱的婆婆張大樹家的正忙著準備午飯,彆人家已經躺在床上睡午覺了,他們家才開始做飯。
以前他們家一天兩頓飯,早上一頓,晚上一頓,家裡窮,有三個兒子和兩個未出嫁的閨女,每個兒子下麵有兩三個孩子,一天吃兩頓飯也能省點兒糧食。
現在小兒媳婦正坐月子呢,雖說農家沒有多好的東西,但也要儘可能的月子裡吃好一點、吃飽一點。
張大叔家的剛點著柴火,便聽見隔壁鄰居王槐花的聲音。
“張大叔家的,劉嬸子,你們家來人了,你們家親家來了!”
張劉氏起身要出去,讓二兒媳婦來燒火。
“王槐花,我哪個親家來了?”
“是你們三兒媳婦家的,小萱的老爹和哥哥來了!我來之前他們已經到村口了,你們快去迎迎啊!”
張劉氏聽到是自己三兒媳婦家的那位親家,止不住地撇嘴,掩飾不住地嫌棄。。
三兒媳婦的娘家窮得叮當響,比他們家都窮,唯一的哥哥是個傻子,他們現在過來乾嘛來了?怕不是來打秋風的!
王槐花看她那表情,怎麼會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哎呀……”
還沒來得及和她解釋清楚,堂屋簾子掀開走出來兩個人,是張家的家主張大樹和張家二兒子張楊樹。
“他們來乾什麼?”張楊樹滿臉的嫌棄,顯然對三弟妹的娘家很不滿意。
接著門口響起喧嘩的聲音,有幾個和張大樹交好的漢子喊他出來。
“大樹!大樹!你親家來了,快出來迎迎!”
“大樹,快出來!”
“你們家來人了,快把門打開。”
“……”
張大樹拽著不情願的媳婦兒出門迎接親家,見媳婦兒滿臉的不情願,瞪了她一眼。
“你彆在村民麵前給我丟人現眼,趕緊出去。”
張劉氏和張大樹一起出來,後麵跟著張家的二兒子,他們看到牛車上的東西都驚呆了。
“親家對不住啊,忙著給萱萱買東西一不小心忘了時間。”
老劉頭從牛車上下來,熱情地和迎上來的張大樹擁抱,互拍對方肩膀。
“之前萱萱生孩子沒來及過來,今天特意過來看看親家公、親家婆還有萱萱。”
“哈哈哈,勞煩親家公還惦記我這把老骨頭。”張大樹爽朗地大笑,和親家一副哥倆好的樣子,“我聽我們家三兒說前兩天萱萱還說想你們呢。”
“親家公,你來都來了,怎麼帶這麼多東西?”知道他們不是來打秋風的,張劉氏的態度也好了很多,臉上笑眯眯的。
“這不是萱萱之前生孩子的時候沒來,想著這次把上次的東西也補齊一塊帶來。”
劉博聞站在一旁,看老爹和張家人寒暄。
“趕緊進去,趕緊進去。”張大樹熱情地擁著親家公進院子,“今天早飯吃得晚,你們來得正好,一會兒坐下一起吃個午飯,咱們哥倆喝兩盅。”
“行!我這個可要把你的酒全喝光。”
“哈哈哈……”
等兩個人進去,劉博聞才和張家老二一起搬東西,兩個人沒說一句話,車夫也下來幫忙。
劉博聞從馬車上拿下來放著豬肉、紅糖和雞蛋的竹筐和裝著魚的魚簍問張劉氏,“嬸子,這些東西放哪裡?”
張劉氏看到筐裡已經冒出頭的雞蛋和豬肉,臉上堆滿了笑容,“給我吧,給我吧,我拿到廚房去。”
劉博聞沒把筐和竹簍遞給她,“嬸子,這東西太重了,我搬廚房裡去。”
說著,就抬起筐和竹簍往院子裡走,讓圍觀的村民可以清楚地看到筐裡的雞蛋、豬肉和一包包牛皮紙包的紅糖。
這可是他特意把東西倚著筐豎著擺放,就是為了讓張家村裡的人能一抬眼就能看見筐裡都是什麼東西。
門外的村民紛紛誇讚起張家的親家,誇他們結了一個好親家,萱萱的老爹和親哥就是知道疼人,給閨女/妹子買這麼多東西。
也是這個時候,張劉氏才意識到張博聞會說話了,不傻了。
不,不對,張博聞根本就沒傻過。
以前三兒媳婦每次都說自己哥哥沒傻,就是不愛說話,她還不信,這回可算是見識了。
三隻老母雞被放在院子裡跑,馬車裡的東西都搬完以後,劉博聞便結清車錢讓車夫走了。
回到院子裡,妹妹那個房間有一群和張家交好的鄰居在裡麵,老爹正和張家親家公站在院子裡說話。
“爹。”張博聞走上前把懷裡的東西交給老爹,“給。”
“這是什麼?”張大樹看到親家公手裡的布包,有些疑惑,裡麵鼓鼓囊囊一大團。
“哎呦!不說我都忘了。”老劉頭拍拍自己的腦頭,“這是給兩個買的東西,怎麼沒見虎子?”
虎子是張靜萱的兒子,劉家的小孫子,今年剛滿三歲。
“虎子在房間裡陪他娘呢。”
“那我進去看看萱萱和兩個孩子。”
老劉頭見萱萱屋裡人多,抬腳往屋裡走,張大樹和張博聞跟在後麵。
等親家公進屋後,張大樹和張博聞站在房門口不遠處說話,他已經知道張博聞沒傻,現在會說話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