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亂世長安》by蛋黃醬 已領評……(1 / 1)

耽美投文處 果醬罐店鋪 1844 字 11個月前

蛋黃懷著極為輕鬆愉快的心情把這篇文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然而到了真要寫評的時候卻開始有些糾結了,一時不知道要從何說起。這篇文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的明顯,最大的優點中卻也隱藏了最大的致命傷。

先來說說我最開始也最直觀的一點看法吧。我感覺此文的標題、文案和全文行文風格有些不一致。看到《亂世長安》這個題目,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將會是一篇比較偏向悲劇的文,或者是有點小虐的正劇。而在看到了三段式的文案之後,我又覺得此文可能是一篇結合了朝堂鬥爭的大氣磅礴的武俠文,應該是屬於正劇的範疇。直到我一連看了幾章,才發現其實這篇文章的行文風格是相當活潑歡快的。果然,重新回到目錄,我發現作品風格上赫然寫著“輕鬆”二字。我個人的一點小建議是希望作者能夠儘量統一這三者的風格。因為如果一個想找正劇看的讀者看了文案再看文章本身,很容易打破他心裡原有的期望值,使他失去看下去的願望,而真正想找一篇輕鬆文來看的讀者又容易因為看了文案而卻步。

另一個差不多的問題是文風前後的不一致,這一點在前幾章裡特彆明顯。文章的第一章開頭第一段明顯風格和後麵的語句不同。其實即使要寫旁白,蛋黃也覺得可以用相對統一的遣詞造句方式來寫,翻抄度娘百科上的文字反而會讓人感覺有些突兀。第一章中的另一個小問題在於中間突然插入了一段說書式的文字,一段自問自答的“這少年何許人也”讓我看得很不舒服。不過值得表揚的是,這類的突然風格變化在十五章之後就很少出現了,作者在這方麵的進步比較明顯,希望能夠適當地回過頭來修改一下之前的文字。

說到文字方麵,蛋黃不得不龜毛地指出,許多錯彆字例如“打戰”(打仗?),和非常銷魂的三個點式的省略號,真的讓我感到抓狂。一般在句尾如果要表示延長語音,其實可以用破折號,或者就用正常的省略號也要比三個點強多了。還有“無憂偶遇丐幫幫主寧不戰,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寧不戰二話不說就收了無憂做義子”這句話,我在看到“一見如故,相見恨晚”這八個字後直接的想法就是要結拜做兄弟了吧?結果下一句卻是說收他為義子。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用比較顯示出輩分差異的詞語呢?還有就是在描寫完一個動作之後,我非常希望不要再加上一句“好像要怎樣怎樣”的說明,請讓讀者自己理解吧。文字方麵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即使這隻是架空了的古代,蛋黃真的希望不要出現過分現代的詞語,比如“萌物”、“登對”、“有型”、“虎軀一震”、“裝鴕鳥”等等。

說完了文筆,再來談一談劇情。單單從文案就可以看出來作者在劇情上是花了一番功夫來構思的。蛋黃在這裡再龜毛一句,如果把三卷的內容都一目了然地寫在文案上,會讓文中的懸念大為失色,至少蛋黃就很快就猜到了兩個主人公的身份和第一卷的大致結局。所以我個人不建議把文案寫成大綱,而比較喜歡能突出萌點。言歸正傳,作者在劇情的大方向上把握的不錯,但是在細小的走向上還需要改進。比如最讓蛋黃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丐幫會去企圖刺殺叛軍領袖。前文已經介紹了,當時朝□□敗,皇帝寵幸佞臣,所以才有人趁機起兵“清君側”。既然是以安史之亂為藍本的架空世界,在安史之亂後唐朝曾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百姓雖然不喜歡安祿山(其主要原因在於他是胡人),但是對唐太宗也頗有微詞。此時為何一個江湖門派的主要頭目會一致地把天下戰亂的罪責全都推在叛軍身上呢?另一個讓我不解的地方在於無憂的武功不高,智謀也隻能說沒有機會顯示出來,畢生的心願是當米蟲,為什麼僅僅因為他的少幫主身份就要他帶人去刺殺叛軍首腦呢?這樣做雖然能夠引出兩個男主角的真實身份和相對立的立場,但是我個人認為有些生硬。還有一個極小的地方,我仔細查了一下,真的沒有蔬菜會在一個月裡成熟,可以有收成。

雖然忍不住吐槽了那麼多,其實我還是非常喜歡作者在文中所營造出的輕鬆氣氛,甚至還會被“作者有話說”裡作者寫文的快樂心情所感染。可惜就如同我在開頭所提到的,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作者在有的地方刻意追求搞笑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有些生硬。特彆是那頭過分擬人化會“飛眼刀”的毛驢,蛋黃看得非常蛋疼!動物有時候的確是萌點,但是我不得不說即使讓它做出動物的動作同樣也可以渲染歡快氣氛。

之所以在寫這篇評論的時候那麼糾結,其實很大的原因在於蛋黃本人挺喜歡這篇文的,但是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看到文中這樣那樣的缺點,我實在是無法忍住不說出來,希望作者能夠諒解。總之,請繼續保持快樂的心情寫下去吧,蛋黃支持你!

以上隻是蛋黃一家之言,如有偏頗,還請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