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帖人在第一句便表明身份。
“我是李行本科時期的前女友,也是他那時唯一‘公開’承認過的女朋友。”
緊接著,她話鋒一轉。
“但後來我發現,在非公開場合,他不隻交往了我一個。”
這是在反擊李行原帖中所謂的“亂搞男女關係”了。
吃瓜群眾聞風而來,嗅到八卦的味道,他們要求樓主展開講講。
於是該帖詳細列舉了李行本科的“事跡”。
包括酒店那張照片的事件始末。
“那天我們一起去蘇城參加比賽,也就是李行簡曆裡提到的‘小程序設計大賽’。他是個編程小白,因此這個比賽我負責前端、遠汀負責後端。”
“我們去蘇城答辯,李行說想見他的朋友,所以我們臨時決定在那裡住一晚。在此之前,遠汀對這個安排毫不知情。”
她曬出當晚的入住記錄,有效粉碎了有關那晚的謠言。
“百密總有一疏,不管李行平日裡偽裝得如何好,他最終落下了把柄。以下是我翻看他手機時,截取的聊天記錄。”
記錄裡,李行與多名女生曖昧,並時常說出侮辱性詞彙,與他在人前營造的紳士形象截然相反。
在之後的幾百條回帖中,又有三名女生弱弱發聲,表示李行最近頻繁對自己獻殷勤,如果不是看到樓主的帖子,就要一直被蒙在鼓裡了。
事情發展到這裡,明眼人心中都有了判斷,於是論壇風向悄然轉變。
吃瓜群眾們紛紛倒戈——
“這個李行和許遠汀是競爭關係吧,連比賽都是蹭人家的,真是臉大!”
“怪不得,許遠汀確實清清白白,所以這兩天一直沒有實質性爆料。反觀這個李行,真是越扒越有,嘖嘖。”
“同誌們,我發現了華點,隔壁樓的帖子,就是李行本人發的啊!”
“樓上的反射弧也太長了吧,這不明擺著的,李小人自己罵自己呢。”
後麵還有一千多樓,許遠汀沒有翻完,在微信上打開了和袁曉的聊天框。
兩人上次聊天,已經是一年零三個月前。
是去年春節,袁曉發的一條新年祝福。
彼時她已經在國外,於是許遠汀回:【謝謝,你也是,祝你在國外一切順利!】
終歸多了幾分生疏。
後來拍畢業照,袁曉也沒有回來,兩人再也不曾見麵。
回憶走馬燈一般閃過,許遠汀在聊天界麵停留了很久,最後也隻打下兩個字:【謝謝。】
-
同一時間,法國正是深夜。
袁曉坐在書桌前,指尖翻飛地敲著鍵盤,看著論壇上輿論已然向許遠汀有利的方向發展,倏爾鬆了一口氣。
她承認,她曾經嫉妒過許遠汀,甚至嫉妒得要死。
身為她大學期間最好的朋友兼室友,許遠汀永遠壓她一頭。
隻要有許遠汀在的地方,她就隻能淪為陪襯。
甚至有時大家提起她,也會稱呼她為“許遠汀的室友”。
袁曉非常討厭這個稱謂,一度以來,這是她的心結。
許遠汀就像少年時期父母口中的“彆人家的孩子”,她羨慕她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因此不可避免地,對她投以了過分關注。
後來保研時,袁曉想,既然自己注定超不過許遠汀,不如換條賽道,不再執著於同她比較。
於是她選擇了出國,但關注許遠汀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
前天晚上,她照例在瀏覽器中搜索與許遠汀相關的詞條,想了解下她的近況。
沒想到關聯度最高的一條,就是有人在S大論壇上抨擊她的人品。
室友四年,袁曉自然最是了解許遠汀是怎樣的人。
而且那張照片太熟悉了,她一下就知道了挑事的人是誰。
那一瞬間,她承認自己的心情很複雜。
一麵是曾經的好朋友,一麵是曾經的男朋友。
一麵是自己嫉妒過的人,一麵是自己喜歡過的人。
一麵是她非常……佩服的人,一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袁曉猶豫了,她想,既然受到那麼多關注,那麼也合該承擔可能有的反噬。
何況,她好不容易和李行徹底分手,何必再趟這趟渾水,把自己卷入這場事端?
眼不見心不煩,她選擇裝作沒看見,將所有網頁默默關閉。
討論越來越多,一天以前,李行又放出了新的“證據”。
許遠汀像是終於受不了,事件發酵後首次在論壇發聲,語氣非常強硬。
隔著屏幕,袁曉都感受到了她的怒火。
原來,她也會這樣生氣的嗎?
是了,許遠汀其實很護短。從塵封已久的回憶中,袁曉突然想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那是一次小組作業。
許遠汀因為專業能力好、人又長得漂亮,很多人爭搶著與她組隊。
她沒有直接決斷,而是來問她,想選擇誰。
她說隨便。
許遠汀說:“那我們選劉同學吧。”
袁曉有點詫異,不由多問了一嘴:“為什麼不選張同學?”
張同學是當時的專業第一,也是ACM大佬,和他組隊能夠收益最大化。
許遠汀笑了一下:“上次看到你跟張同學起了衝突,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我們就不理他了唄。”
回憶一旦開始,就像洪水泄了閘一般,決堤而來。
袁曉想起了很多許遠汀的好。
她想,事情發展到這裡,已經夠了。
許遠汀已經受到“懲罰”,滿足了她那微妙的嫉妒心理。
而現在,該是說出真相、還她公道的時候了。
於是袁曉徹夜未休地整理證據,終於在北京時間淩晨,在論壇上給出有力的反擊。
那個纏繞在她心裡多年的結,“嘣”的一聲斷了。
她打開手機,看到許遠汀的消息。
即使心中有千言萬語,彙於筆端,也隻化作一句:【沒什麼,闡述事實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