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飯不殺 木耳肉片,紅燒帶魚,韭菜雞……(2 / 2)

說他沒有皇帝的命,偏偏有皇帝的病。

還說自己不習慣伺候有手有腳的人,讓丁丁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丁丁:“……”

吃完飯就要開工乾活,忙起來丁丁就顧不上喬行簡了,因為下午拍攝的其實是場景卡片第一條,也就是整個電影最開頭的部分。

電影不是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拍的,之前說過,所以拍攝兩個星期之後才開始拍開頭鏡頭也是很普遍的。

就見丁丁熟練地比劃了一個手勢,喊道:“打板!”

場記在鏡頭前打響了打板,記錄道:“第二十一場,第一鏡,第一條!”

這場戲就是電影交代人物關係的一場戲,是五個演員站在遊戲廳裡的一場對話,是典型的多人對話場景。

這種對話場景的拍攝對攝影師樊一諾來說非常簡單,最主要的就是三種鏡頭,分彆是全景鏡頭,過肩鏡頭和單人鏡頭。

全景鏡頭就是對準整個遊戲廳的拍攝鏡頭,這個交代的是發生的場景。

過肩鏡頭則是透過一個演員的肩膀部位,去看另一個演員的近景鏡頭,這個交代的是人物關係。

單人鏡頭就是隻有一個人在鏡頭裡,這個注重於單人麵部表情的變化。

在樊一諾的設想中,這場戲的拍法是先給全景,然後再給過肩,最後給單人鏡頭,層層遞進,合情合理推動故事發展。

沒想到拍到全景沒有問題,拍單人鏡頭沒有問題,在過肩鏡頭上,一向濫竽充數隻會說‘cut’和‘再保一條’的導演丁丁,卻提出了異議。

就聽丁丁先是打斷了樊一諾的拍攝,隨後指著屏幕道:“這裡你用的是什麼機位?”

樊一諾看了眼屏幕,屏幕上是小帥和小美兩個人,這種過肩鏡頭當然用的是外反拍機位。

機位是攝影機位置擺放的角度,外反拍機位就是將攝像機放在關係軸線的同一側,向內對著主體,可以把兩個人同時拍入畫麵之中。

這種拍攝又叫座帶關係拍攝,鏡頭表現就是過肩鏡頭。

丁丁出神地盯著屏幕看了一會,不知在想什麼,嘴裡卻道:“就這倆人,還有其他拍攝角度嗎?”

樊一諾隨口就道:“那就是主機位了唄。”

沒想到樊一諾換了機位之後,又被丁丁給否決了。

“這個也不行。”

樊一諾有點不耐煩,帶關係拍攝一共就兩種拍法,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還能有什麼拍法?

而且這些個機位和鏡頭什麼的,還是他樊一諾教給丁丁的,這個濫竽充數的家夥在此之前可從不知道什麼叫機位的。

還以為這家夥能知道自己的水平,能安安分分當個擺設,底下的活教給會乾的人乾就行了,沒想到這家夥觀摩了十來天之後,居然還想插手了。

你自己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啊?

樊一諾的輕視和不耐煩已經表現在了臉上:“我說丁丁,這個東西你不懂,表現人物關係的就是這個拍法,除非你不交代人物關係。”

丁丁嗯嗯了一聲:“肯定要交代人物關係,我的意思是還有沒有其他的拍攝手法,我隻是單純的覺得這個機位有點普通而已。”

樊一諾嘖了一聲:“一共十一個機位,這樣,我都給過一遍,你自己看你想要哪個機位。”

樊一諾二話不說就推起了攝影機,心裡的確是有點火氣的。

倒不是說他脾氣不好,相反他的脾氣在攝影師圈內應該是很不錯了,攝影師看起來是導演的眼睛,是要跟著導演走,聽導演的話的,但也要看跟的是哪個導演。

要是圈內的大導演,人家讓你往哪拍你就往哪拍,拍出來就是攝影和指導的完美結合,攝影師要努力達到導演的要求,你彆說聽人家指揮,就是十一個機位都過一遍也是心甘情願的。

為什麼,因為人家大導演有這個水平,知道自己要拍什麼,怎麼拍。

但要是遇到一些個什麼都不懂的導演,這時候一個劇組的核心人物反而會變成攝影師。

攝影師不再是導演的工具人,反而導演要聽攝影師的話,因為攝影師懂得怎麼拍,而導演不懂。

所以攝影師和導演的關係比劇組其他人要緊密許多。

一個好電影自然是導演和攝影的完美配合,導演要依靠攝影師完成自己的拍攝目標,甚至說高尚一點,表達自己的藝術理念,而攝影師要依靠導演才能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就。

樊一諾以前是拍短片的,短片對劇本甚至對導演的要求遠不如長片,但現在他如果想拍長片,就要改變以前隨心所欲拍攝的想法,而要注重和導演的配合。

他是想用點心搞好的。

之前跟丁丁合作了兩三個星期,覺得也還可以,對丁丁的看法就是這人不怎麼著調,賴皮賴臉的,跟自己性格合得來,還算投緣。

但這個關係有個前提,那就是丁丁不乾涉他對鏡頭的創作。

丁丁也乾涉不了。

他什麼都不懂啊。

樊一諾也樂意教他。

現在不一樣了,他覺得看錯丁丁了,丁丁是什麼人呢,就是那種學會了打釘就覺得自己能蓋房子的人。

你還指導起我來了?

這就是樊一諾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