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戰 我撕了你的嘴!(1 / 2)

俗話說得好,清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由此可見,飲食一事的重要性。

俗語又言,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當然,這油鹽醬醋茶也不便宜就是了。

而對林瑾這個剛剛接手顧家一家人吃喝的人來說,這一當家理事,才突然明白,想當好一個家的艱難之處。

其也因此越發佩服起沂兒那麼小個孩子,居然就能磕磕絆絆地把家給當起來。

要知道,眼下這個時代同現代不同,大多數吃食都要依賴於自家出產,完全不似現代那般,可以依靠錢財同人交換而來。

當然,就算在這古代,也有那有錢之人,完全可以不事生產,就能品嘗到各種美味佳肴,可這些都和林瑾這個窮當家的無關。

而他本身又不是個喜歡苛待自己的,讓他整日吃糠咽菜,艱難度日,那可是要了親命了。

在一無有多餘錢財,二無有田地出產的情況下,想要讓自己吃的好,那就隻有一個辦法——向慷慨的大自然索取了。

好在石槽顧四周的環境很是不錯,有山有水,物產算得上豐富,又因為村中之人基本上都會做石器來謀生,大多數人家的日子自是過的不錯;

在日子尚且過得去的時候,大多數人家並不太會把目光,投向田野之外的地方,來獲取食物。

畢竟,原野之中的出產大多數味道都不怎麼樣,可尋找這些出產,其需要耗費的精力,卻並不會少太多;

若是在林草之中遇到了長蟲之類,若是無毒,可能也就是受些皮肉之苦,若是有毒的話,說不定就要一命嗚呼;

兼之一部分山貨本身又可能有毒,諸如各種各樣的毒蘑菇之類,種種顧慮之下,大多數村民對采集山貨並不積極。

也就是原主因為經常被人虐待,很難吃飽飯,加上還要看顧年幼的弟弟妹妹,是以記憶中的他會在靠近豆腐林的山腳和山腰處找些能吃的野菜,野果來充饑。

當然,原主大多數的時候,在山林中能采集到的,都是最最普通常見的野菜罷了。

其它山珍就算看到了,他也會因為不認識,出於謹慎之心,而將其放棄。

可能是在山林中找尋吃的的記憶,對原主而言,實在是太過於深刻鮮明,林瑾在整理記憶時,完全能在對方的記憶中,找到許多被對方所放棄的美味……

隻有天知道,林瑾當時是多麼的心生惋惜!

而石槽顧距離豆腐林如此之近,想來出產不會有什麼區彆,他這第一站去的,便是眼前的這片竹林。

竹子這種植物,可謂渾身都是寶。

幼時被采摘下來,可以做菜食用的筍;稍稍長大些,也可被拔出來做掃帚;

長大了的竹子更是在經過處理後,可以在篾匠的手中,變幻成各種各樣的竹製用具;加上它還能用來做建築材料——竹屋,竹籬等,也難怪古人會如此喜愛竹子。

除了竹子本身的用途之外,竹林中還可能生長著珍貴味美的竹蓀!

林瑾在現代時,曾經品嘗過一次竹蓀雞湯的味道,哪怕是最最普通的手藝,不加什麼調料,隻單純的用鹽巴來調味兒,都能把它的鮮味兒給完美地呈現出來。

可惜的是,竹蓀這種美味的真菌,常出現在夏末和初秋時節,眼下也並非找尋竹蓀的好季節……

至於旁的出產嘛,在林瑾進了這片竹林稍微深一些的地方後,隻略一掃視,就眼尖地發現了自己的目標,那是長在一株倒伏枯木上的叢叢黑色菌類——木耳。

說起來木耳,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算什麼罕見之物。

畢竟,在現代之時,木耳的培育技術早已經成熟,價格也便宜的不能再便宜。

可在古代則有所不同,因為木耳常生於朽木之上,和蘑菇等菌類相似,對於沒有吃過木耳的村人來說,其發黑的顏色自然成了某種警示,他們不會去冒著危險,去嘗試這一新食材。

而且,對於了解木耳習性的林瑾,心中還非常明白,鮮木耳若是采摘下來,直接食用,有很大幾率會中毒——輕微些的症狀也會頭暈,惡心,腹痛,嘔吐;嚴重些的話,甚至會昏厥,乃至於喪命。

哪怕有一小部分敢於嘗試新食材的村民吃了木耳,可結果如此慘重的情況下,自然會讓更多人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