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何方妖怪 中西方文化差異(2 / 2)

劉徹聽到‘啟土安疆’四字,總覺有些熟悉,遂把眸光落到朝臣身上

熟悉左傳的官員立即接口:“戎狄薦居,貴貨易土”

即用貨物換土地的方法,將北狄遷走,獲得土地,可北狄又哪裡離得了土地,於是又跟其他如赤狄部落聯盟,共擊晉國,你來我往下,被晉國用計內部生隙,被晉國所吞噬。

聽見詳解後,劉徹撫掌輕笑:“妙計也!”

狄人喜愛動產和商品,用此招對狄,甚至不需要動用武力,就能最大程度保證自己的兵力,難怪晉國為春秋雄主,傲視天下!

劉徹眼眸冷了下來,匈奴可不配用此計策!

【而被趕跑的夷狄去哪了呢?

在《史記.匈奴傳》中記載得很清楚,部分部族被匈奴所破,有些則化為東胡,東胡又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

當然在彼此交手過程中,並不是每次中原文明都會占據上風,如西戎殺入鎬京,逼得周天子東遷,徹底成為周朝拐折點,變為西夏。

除了上演文武行,各諸侯會跟夷狄通婚結性之好,來穩定局勢,如東周天子周襄公就曾娶狄後,晉獻公娶大戎狐姬,生重耳、夷吾二子。

那麼讓中原文明覆蓋整個華夏要用多久?

從各諸侯就國到戰國開啟,幾百年時間的歲月變化,才讓中原文明與夷狄部文明的激蕩融合落下帷幕。

自春秋地圖諸侯的崛起,可看出領先一步的爭霸諸侯,都因將封國內的夷狄融合完畢,內無憂患才有實力登上舞台,對外叱吒風雲,問鼎天下。

齊國‘尊周襄夷’,重用管仲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帶領晉國稱霸的晉文公重耳,本就有戎血脈,在外十九年,備嘗艱辛,在位後作‘三行’抵禦狄人;

楚先祖在南方‘大啟群蠻’,吸納荊楚地域,進職述貢,至楚莊王一鳴驚人,躍為五霸之一;

秦穆公則‘悶頭苦打’,揍遍周邊十二戎國,生擒戎王,稱霸西戎,為大秦開地千裡;

宋襄公祖上商人後裔,曆來行的是‘夏君夷民’,墨家、儒家、道家、名家都從宋誕生,墨子、莊子、惠子都是宋人;宋國堪稱華夏聖賢文化發源地;

三家分晉進入戰國後,各國國內都無北狄、夷族等夷蠻,有的隻是燕人、趙人、魏人、秦人,已經成為中原一部分。】

春秋.晉

原本捊著胡須美滋滋地,聽天幕誇自己的晉文公,聽到三家分晉時手一頓,臉色猛地沉了下來,陰森森地將目光轉到了輿圖上,三家?

哪三家敢分晉?

戰國.楚

楚懷王攏著袖子非常不滿,都是說霸主,憑什麼我楚就那麼點字?我先祖‘感化’群蠻難道不值得大寫特寫?

春秋.宋

宋襄公聽著自己國土是聖賢發源地,立時哈哈大笑起來,無不得意地對左右道:“中原文化宗源有比我宋更宗源的嗎?

沒有,宋承商祀,其中淵源豈是他國能所比的?”

四大家啊,能被稱作‘子’的皆是聖賢。宋襄公思忖:可惜天幕沒有道出詳情,但既在宋,總能找到,即便他找不到他兒孫定能收購所用!

不過...眼下先借天幕之言為天下傳:宋有聖賢將出,以此引天下誌之士,使宋更強大!

戰國.秦

秦孝公剛得商鞅,正商議變法,聽到天幕說到先祖,抬頭就見穆公畫像,想到曆代秦君相承的誌向,眼眶一熱,上前一步揮動雙手,帶動衣袍攜動風聲,朗聲道:“我秦自穆公起,用人不以宗親、等級、地域國家之分,唯以賢能為依據,旦委以重任,必百倍信之”

他轉過身,上前一步拉住商鞅的手,雙目真摯:“昔年穆公得百裡奚,今我有商君,信君如信我,終我一生,絕不負君”

剛被拜為‘左庶長’的商鞅眼眸微熱,迎著君上滿目摯誠,亦是用力回握:“公如青山,我如鬆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

【後又經過曆代的各種政策,親近,讓各地的兄弟姐妹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今天,我國統計民族後,頒布中國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組成,我們,都是炎黃的子孫!】

然後眾朝代耳邊就響起了一首歡快的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再看天幕上輪番出現的各種穿著打扮的男男女女,什麼苗族、壯族、蒙古族.各皇帝開始疑惑:這麼多少民,後世皇帝是怎麼把他們融合在一起的?

還不鬨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