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中的疼痛緩慢減退,克裡斯卻沒有掉以輕心。又等待了一會,確認已經徹底找回了自己的思維後,他才在濃稠的黑暗中緩慢直起身來,將目光投向了四周。
因為這裡是“記憶語言”的空間,這裡的黑暗並不等同於實質化的黑暗環境,依靠卡帕斯法術力量的具現,克裡斯可以很輕易地看清周圍的一切。但也因為一切都不是“實質化”的物品,他並不能接觸到任何東西,甚至包括土壤和岩石。就連剛剛背後的牆壁,他都沒能真正靠上去,隻是被虛幻空間的邊界托了一下。甚至於腳下的地麵,克裡斯仔細檢查後發現,剛剛自己自以為的“蹲”,實際上是一種近乎於“蜷縮”的動作。他並沒有踩到實處,隻是飄在半空中,如同一隻幽靈。
這樣的狀態讓克裡斯省去了很多行走的麻煩,他往前方的黑暗中飄了一段,來到卡帕斯之前看到的那幾隻木箱上。因為記憶世界裡的木箱,呈現出的狀態相當於史密斯封鎖這片區域前的木箱,克裡斯看到的它們還沒有被釘子釘死。但由於克裡斯現在無法接觸到實物,也不能揭開蓋子查看裡麵的物品。
克裡斯眯著眼睛從木箱縫隙中隱約看到了幾根圓柱形的、反著光的白色固體膠狀物——和救贖教堂裡的蠟燭有點像。思索片刻後,他貼著地麵飄到了下方,利用靈魂體形態的優勢直接“穿”過箱子的木板,半躺著看到了裡麵的東西。的確是教堂裡常見的那種蠟燭沒有錯。
“這裡是封閉的地下空間,在這裡點燃蠟燭,恐怕容易造成一些事故。”克裡斯聽過一位來自溫林頓及南克烈群島聯合王國(注1)的化學家在坎德利爾發表的講座。沒記錯的話是“化學家”,總之那位有著橙色頭發的異國人士是那樣自稱的。封閉的地下空間裡叫氧氣的東西是有限的,如果在地下空間裡的人燒光了它,就會把自己憋死。甚至當地下空間裡存在有害氣體的情況下,進入這裡的人一旦燃起火焰,極有可能把自己炸成一堆焦炭。
這片地下空間的原主人為什麼會在這裡放一箱蠟燭?難道他不知道在封閉的地下空間燃火會導致自己被憋死,也不知道易爆氣體的存在?但就算那位化學家沒有來過法穆鎮發表講座,以人類發展曆史上普羅大眾的智慧沉澱,封閉的地下空間裡不宜大量燃火應該是一種大多數人都具備的常識。而且,如果隻是為了照明用的話,這裡蠟燭的量也有點太大了。
除非那位地下空間的原主人錢多得沒地方去花費,且有程度並不輕微的囤積癖好。或者十分懼怕黑暗。
沒有在蠟燭上浪費太多時間,克裡斯大致看了一眼後,就重新飄起來,以同樣的方式去檢查旁邊的箱子。這次檢查的結果讓他忍不住有點驚訝,旁邊的箱子裡有放置蠟燭的燈座、火石、桌布,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材料、晶石與植物精油。
怎麼看起來像是用於長期供奉某位神明的材料?克裡斯重新飄起來時忍不住皺起了眉毛,無端有點後背發涼。如果是為了供奉救贖,這片地下空間的主人根本不需要自己特地挖掘出這麼個地方,明明鎮西就有一座官方建立的救贖教堂。就算是對諾西亞王國的救贖教會官方有什麼意見,他也不需要這麼偷偷摸摸地供奉天主。除非他供奉的神明並不是救贖。
雖然自己並不真正信仰救贖,隻是偶爾迫於那位教皇先生的壓力,背下了部分救贖教會的教義,但在諾西亞王國,信仰除救贖以外的神明,都會被教會斥為異教徒,受到教會的驅逐甚至抓捕。克裡斯還從來沒想過,諾西亞王國的土地上會有其他神明的信徒存在。
拋開諾西亞王國的“信仰正確”不談,大陸上獲得了至少一部分官方承認的教會有四個,包括救贖教會在內,其餘三個教會的信仰分彆名為文明、審判、懺悔。文明的教會和救贖的教會一樣,也曾經曆過一次分裂,巴倫洲及納卡群島一帶信仰最初的文明教義,人們廣泛稱他們的教會為“德卡拉教”,而北克烈群島和巴布倫斯半島信仰教義有所更新的新教,他們的教會被稱為“普利修教”或“普利修新教”。審判的教會的正式名稱是“法正教”,影響範圍一般局限在跟諾西亞王國所在的索德裡新洲隔海相望的蘇門洲,而且是南蘇門洲。而懺悔的信徒雖然遍布世界各地,卻隻在北蘇門洲有著較為嚴密的官方教會組織。
“德卡拉教”崇尚本真的社會文明,倡導信徒敬愛父母、慈愛子女,與人友善,保持身為“人”所高於一切低等生物的社會感情,以誌高的道德體悟神明最初的理想,以獲得神明的承認,於死後升入祂的天國。
“普利修新教”則更注重物質性的東西,他們的教會宣稱一切技術和社會秩序的發展都受著神明的引導。神的信徒應該更多地投身於發展科學,和對世界的研究中去,順應人類文明發展的潮流,這才是對神明意誌的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