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 王氏雙手扶著趙希的手扭頭對孫氏……(1 / 2)

話說兩頭。

新安縣城門口有一個漢子領著一個小孩兒正站在那裡張望著。

因通信困難,趙福隻得算一個大概的時間,讓大兒子每天早早來這裡等著。

因趙清還是太小,不放心他一個人出來,因此總歸還是要有一個大人帶著的。

不過也是托了蔣文珠他們的福,趙冀剛來等一天,就等到了人。

趙冀一年前就曾見過趙希和外甥女,因此大老遠就認出來兩人。

趕緊跑了過去,自然地接過趙希裝行李的包裹,是的,小小一包,就幾本書籍兩件換洗衣裳。

趙希一下子見到“大哥”還有點陌生,不知道怎麼開口。她在前世是孤兒,從來沒有兄弟姐妹,跟孤兒院的孩子也隻是淺淺的交情,因此當時考慮要去哪的時候,知道這邊還有爹娘哥姐,且對她還不錯,立馬就決定投奔爹娘,因為在她的心裡其實還是很期待親情的。

但是心裡想是一回事,如今真見到了,趙希到也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

“你們到的很早啊,幸好接到了,不然要是錯過了爹怕是要捶我了。”

趙冀接過行李就開了句玩笑。

陌生的氛圍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趙冀望著趙嘉晨說:“這是晨姐兒吧,一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大舅舅不?”

趙嘉晨扭著身子躲到趙希身後,害羞地點了點頭。

“哈哈,孩子小,還有點認生”趙希也借此與大哥攀談起來。

趙冀拉著跟他一起來的小子說:“清哥兒快來,這是你小姑,這是你妹妹。”

趙希繼續攀談:“大哥你怎麼還專門來一趟,家裡攤子哪離得開你啊,我自己也認路的,我們自己走回去就行。”

“客氣啥,接我親妹子和親外甥女我不得親自跑一趟啊”趙冀領著她們進城:“你彆擔心,攤子還有爹和小弟呢。”

“對了”趙冀說著往後頭找趙清,對他說道:“清哥兒,你去時泰坊喊你爺爺和二叔回來,就說小姑姑到家了,讓他們快回來。”

趙清也不是活潑的小子,看看陌生的小姑姑和妹妹,胡亂行了一禮,像後頭有人在追似的趕緊跑了。

幾人在後頭看著好笑不已。

趙冀連忙對趙希解釋:“小妹你彆在意,這小子沉悶得很,在學校學了啥也不會好好用”這是指趙清沒有好好行禮。

趙希假裝埋怨:“大哥你這話說的,我這小姑還挑他這個禮呢。”

趙冀也不說什麼,就是老實地笑笑。

罷了趙希又問道:“清哥兒如今讀書讀得可還好?”

“是,成績還行,下了課也不貪玩,主動完成課業,這孩子聽話。”趙冀說到兒子也是開心,這可是他們趙家第一個讀書人啊。雖然年紀還小,也不指望他科舉,就是多認些字以後過的比自己輕鬆,那他們就滿足了。

親戚見麵,大人都喜歡的話題果然就是聊孩子的學習,趙希暗暗在心裡想。

趙希與趙冀邊走趙冀邊向她介紹如今的情況,趙嘉晨在一旁默默地聽著。

新安縣是個大縣,管2鄉28坊,縣內縱橫貫穿了28坊,而趙福一家住在鄰德坊。

大周朝是坊市合一製,並不如前朝坊市分離,街道兩旁和居民區都有商業活動,正是“坊巷橋頭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

而原本趙福一家是住在時泰坊的,一家經營一個肉攤,但是因著想讓家裡的孩子讀書方便,特意與人換買了鄰德坊的院子,聽名字就知道鄰德坊這裡學風甚濃。

事實也確是如此,因為鄰德坊有縣學及李氏蒙學,同時,任職的老先生、夫子以及一些士人都居住於此。

因此許多有資源的父母長輩都特意孟母三遷,不管孩子學不學得進,長輩的心意總要儘到。

當然,離得近了,總歸是能更好地掌握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甚至,跟老師麵前混混眼熟,讓夫子多教導一些自家孩子,那就是極大的好處了。

也因此,鄰德坊的一院難求,更何況,如今士子地位高。雖然鄰德坊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誰住,但是這隱形的鄙視鏈還是存在的。要不是因為趙家的大女婿是縣尉衙內這層關係,趙福他們一家殺豬匠是沒有資格住進來的。

如今大哥趙冀家老大趙清就在李氏蒙學學習,隻希望到時能考到縣學,殺豬匠供出了縣學學子,那就可以稍稍揚眉吐氣一下了。

不多時,三人就到了鄰德坊,鄰德坊這院子這相當於學區房了,自然是不如鄉下那麼寬裕。

小院四合布局,前堂後寢,以穿廊相連。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兩側還有耳房和廂房,最外麵是門屋。

前堂分做最中間的堂屋用作會客,兩側的房間一為書房,一為餐廳。

後寢的房間則要小一些,中間就是趙福吳佩蘭居住,左耳房居住的是趙冀和趙望兩家,右耳房是趙期和趙希兩姐妹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