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穿越後的開頭部分。何謂貼身丫頭,何謂粗使丫頭,女主難道是身兼兩職?雖然順順利利進了大觀園,見了劇情人物。唉,怎麼說呢,有些刻意了,權當是女主的隱藏身份帶來的福利吧。至於後來記賬什麼的,我也當沒看見吧。
這個開頭還算清晰明確,也帶到了幾個疑點(關於薛蟠和女主的相貌和某人相似),可以算是80分。若是語句再斟酌一下,人物感情再含蓄一些,也許效果更佳。畢竟寶釵可不是這麼喜怒形於色的人物。一看開頭就有的種田文的意思,因為種田文讀起來輕鬆愉快估計可以保持不錯的點擊呢。
縱觀全文,作者最大的優點是文筆流暢鮮明。把一個個場景和人物,就連人物細小的動作也描繪得極為詳實。至於偶爾重複形容詞之類的小問題,瑕不掩瑜,發文前再通讀一遍就可以修改掉了。總體看來,行文思路並沒有明顯的缺陷,情節算是絲絲入扣,人物也不見多少崩壞。再加上適當的懸念,可以說是作者頗會吊人胃口呢!
文章中最大的問題有兩個。
一個就是女主沒有塑造好。她就算是熟讀紅樓再穿越的,行為舉動也不可能有這麼符合規矩。畢竟看一遍行為準則和做一遍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難免有錯漏之處。而女主一邊吐槽著劇情、思索著出路,看似心智頗為成熟。一邊竟然要等彆人說她瘦才覺得自己瘦。低頭自己看一眼貌似也不算難吧?她的種種心態矛盾之極,時而深沉時而小白,總讓人看不透女主的明顯萌點,又很難自我代入。當然之所以會這樣,就跟我之後要說的第二個缺點有關。
正所謂“儘信書不如無書”,就從文案上的十兩銀子看起,全篇文章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努力把一些對紅樓的見地生搬硬套進去的意味。須知女主是作者筆下的人物,卻不是作者的代言人。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把女主變成了一個會說話的會走路的放映機,屏幕上是某某某品紅樓的字樣。如果去掉了原著的細節,再看文風就有些和原著部分的文風有些不一致,特彆是人物心理的地方。儘量融合統一一下比較好吧。
看同人讀者想要看的是一個故事,若真要知道紅樓夢裡到底如何,不如去看原著。要是可以的話,增強對人物的描寫,刻畫出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將對整個文有很大的幫助。同人的意義就在於運用背景和人物,講自己的故事啊!
以上,蛋黃醬的個人觀點。我隻看過前八十回,讀過一兩本評論,也許對紅樓也不甚了解,隻是單純從看故事的角度作出一二點評。若有不當之處,還請過目就忘。
望再接再厲,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