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傲慢與偏見的忠實粉絲,辣椒在第一眼看到文的時候就預訂了,就怕有其他醬和我搶(其實是不必要的),當年看原著的時候深深萌著達西和伊麗莎白,尤其喜愛他們吵架時的對話,(偏題了)好吧其實以上都是廢話……不過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評已經和技術評無關了……咳咳,好接著進入正題(遠目
按照辣椒的習慣先來巴拉文案。
單純就從文案上來說的話,看不出什麼信息,隻能看出是女主是凱瑟琳·本內特(原諒辣椒和作者看到不是一個版本的翻譯,實在是不習慣班納特這個譯名,所以這裡就按辣椒習慣的譯名來了,嘛,其實不影響閱讀就好……)前麵提到簡和伊麗莎白還有莉迪亞的事情其實有點雞肋,其實沒有什麼必要,因為感覺上沒有什麼特彆的作用。個人感覺可以在文案上加點男主的提示,這樣或許會讓文案更有效些。
然後辣椒想要說一點的是,“……”後麵不用加“,”,如果辣椒沒有記錯的話這兩個標點符號是不能連用的,希望作者注意。
然後進入正文。
(看到外一則的時候辣椒不由想說個人很喜歡40電影版的P&P結尾雖然有點囧但是演技沒話說即使現在來看也是絕不遜色的,95BBC版的沒有看過o(╯□╰)o看了作者提供的片段之後森森有了去看的心思……作者你勾引我嚶嚶)
一口氣看完了全文,現在文章隻有2W+,劇情沒有完全展開,所以辣椒其實也不能說什麼,不過就行文來說辣椒相當欣賞,看得出作者一字一句都相當用心,辣椒是死忠的原著黨,就文風來說,作者給辣椒的感覺就好像是在看原著一樣,所以感覺相當好,請繼續加油。
然後來說說人物,作者挑選了五姐妹中性格最不鮮明、但是可塑性最強的凱瑟琳,這讓故事的發展讓人相當期待。在文中辣椒多少看出了凱瑟琳在姐姐們出嫁之後的成長,但是相反來說,本內特太太和莉迪亞的塑造與原著過於一模一樣了,缺少這兩位的發展性。因為在原著結尾的時候,本內特太太和莉迪亞都是有所改變的。雖然貼近原著很好,但是作者也請不要忘記這事你自己寫的文,請放手去塑造本內特太太和莉迪亞的形象,不要被原著完全束縛住。
看到作者加精的幾個評論中說道了本內特太太應該對達西先生心存敬畏,不過這並不妨礙本內特太太偶爾的“妙語如珠”不是麼~“這次不僅僅是邀請班內特先生一家人,還有其他的客人,班內特太太的舉止會讓所有的人都瞧不上他家的兩位小姐”倒是很有道理,但是這正是奧斯丁小說中有趣的地方,故事就是得有矛盾和麻煩存在在能進行下去,所以辣椒覺得,本內特太太可以變通情達理些,但是她的神經偶爾也需要些刺激來說些真知灼見~
在文章裡,辣椒比較欣賞凱瑟琳的性格,和作者問下一些讀者的意見不同,辣椒倒是覺得凱瑟琳並不是一個不太聰明的姑娘,或許她沒有她的兩位姐姐聰明,卻也絕不會差,其實就連瑪麗也不是個不聰明的孩子,她隻不過把她才才智用錯了地方,而且她的姐姐過於優秀了。
回過來看凱瑟琳,在原著中她是個沒有什麼主見的孩子,還很年輕,被母親和妹妹追逐漂亮軍官和衣服帽子這種思想所影響而變得有些愚蠢了。在原著的結尾其實也說了,自從莉迪亞離開之後,伊麗莎白經常邀請自己妹妹來彭伯利莊園做客,凱瑟琳沒了妹妹的影響又常和姐姐在一起倒也變得沉穩了許多。所以辣椒覺得凱瑟琳的塑造是成功的,略比原著沉穩些卻也依舊對舞會非常喜歡,甚至會寫信給莉迪亞炫耀,這些都非常好,期待作者接下來她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