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獵人]他們的故事》By櫻桃醬 ……(1 / 2)

同人投文處 果醬罐店鋪 2022 字 11個月前

有一天,蜘蛛們無意中得到一本書。

當他們翻開這本書時,發現了……

從本文文案可知,這大概是一個關於旅團眾人的故事。至於什麼故事,蜘蛛們發現了什麼,作者用了一串省略號代替,大約是想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又或者無法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本文的內容。(讀過正文之後,我想大約是後一點占了絕大部分的原因)

此間提出的是“當他們翻開這本書時,發現了……”這句話的語法問題。

其實,作者正文中也有類似問題,櫻桃就不在這裡一一舉例了。因為該句擺在文案上,十分顯眼,十分彆捏。於是,這裡就用作例子。

“當他們翻開這本書時,發現了……”於前半句中,用句子成分來說是作為狀語而言,也就是在我們小學的時候經常玩(?)的縮寫句子中常常可以省去的部分。也就是說,該句在縮句之後,隻剩下了“發現了……”這樣三個字,也就是一個動詞。【好囧,= 。= 也就是說,該句是沒有主語也沒有賓語的,可以說這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賓語部分,我們可以看做是由於省略號的作用,代替了賓語這個成分。這裡作者應該取語意未儘之用。而主語,咳……大約是作者漏掉了。

所以,這造成這句話非常彆扭。

或許,作為讀者一般不會注意到這樣的小細節,但是,作者可以想想——若是正文中,時常出現需要讀者考慮“發出這個動作、說出這句話的人是誰”這樣的情況。當然,若是出的人物比較少,那還不是問題,而一旦人物多了,就比較麻煩了。

這種不是因為推敲文章的伏筆、下文,而是因為文中這樣一些小失誤不斷讓讀者停下閱讀,需要由自己腦補,其實是一件比較糾結事情了。讀者或者不會去錙銖必較地在意這文究竟是哪裡不對,但是,我想因為一時看不明白而放棄讀文的讀者大有人在,不是因為情節多麼晦澀,不是因為伏筆多麼隱諱,而單單是因為這樣簡單的原因。這一點,也許需要作者再斟酌一二。

正文。

本文是有一係列的小故事合起來的一篇文。這樣的文並不少見,而本文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將這一係列的故事由“故事書”這一媒介串聯起來,讓這篇文更具整體性,而非單單隻是小故事的合集。

蜘蛛們撿到了一本書,而這本書卻又記錄了旅團中每個人的一些鮮為人知的事跡。【←你在說什麼啊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