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開門見山地談談吧。
這篇文的背景底色很舒服,作者是用了心去打造這個文文的小屋。隻是文案的圖片大了些,JJ一般的封麵比例不是這樣哦。可以去參考一下圖推的封麵。文案太長了,應該精簡一下。突出重點和萌點。如果封麵過大而且文案過長,會降低第一印象的分數——畢竟封麵和文案是一篇文的“衣服”,人要衣裝嘛。然後我還要提一個小小的意見,感覺文章名不太吸引人,而且過長。長文章名不少見,但大都有一目了然的意義,譬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個譯名不算短,但是每一個字詞都通俗易懂,一氣嗬成,意境悠遠,這樣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網文中譬如《寂寞空庭春欲晚》、《曾是驚鴻照影來》,取自詩詞,可謂天生麗質,自然富有古典的韻律美、色彩美和意境美,能讓人眼前一亮,並留下清晰印象。但是作者的這個文名,在“易懂”上就有所欠缺,“炫劍癡雲”本就有點文字上的牽強,再加上一個“之”字,很容易就給人一種“係列文”的感覺。而對於快餐式的網文世界而言,如果沒有一定讀者基礎的話,係列文恐怕不是個很討巧的選擇。加上“芙皇本紀”也非郎朗上口引人入勝之詞彙,這幾點搭配到一起,略有晦澀生硬之感。所以總的來說,文名不是很吸引人。
再來是正文內容。文章標點問題,作者在文案中有提,我就不多說了。但想給作者一個建議,畢竟“ ”這樣的引號是普遍使用的,所以如果作者標新立異,無論如何有學問有出處,都難躲曲高和寡啊。所以這個問題,作者還是稍微考慮一下。關於內容。平心而論,作者的文筆還是可圈可點的。但關鍵在於,這是一篇武俠文,而在金古等大師的帶領下,武俠文在網上還是相當泛濫的——儘管現在很冷,但不代表作品少。無論是文筆還是意境還是情節或者是武俠招數文章套路,都有太多閃亮的作品壓在眾武俠文的頭上,所以武俠文不好寫,難就難在沒有新意上。這個“新意”不僅是指招數和情節,更多的是建築在人設、意境與文筆刻畫上——太多讀者的胃口都讓“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的從臨安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的描繪水準給養“刁”了。所以,現如今,一篇武俠文如果在文筆上不過硬或者行文風格上無特色,那麼很容易就被棄掉。從開頭不難看出,作者寫的還是較為傳統的武俠文,那麼這類武俠文免不得對文筆有一定要求。而作者如今的文筆還有待進一步磨練,所以這就帶出了下一個關鍵之處,也是作者處理得有待商榷之處——故事情節。
如果文筆一時半會還磨練不到位的話,那麼一篇武俠類文章無疑是要靠風格或者情節取勝。我見過文筆非傳統而風格迥異的武俠文,譬如晴川的作品,她將武俠世界建築在一個語言簡潔、評論詼諧、天馬行空猶如大人童話般的風格上。這種乾淨利落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描繪上的不足之處。但是作者這篇文的行文風格顯然還是較為傳統的。在文筆欠缺火候的前提下,這無疑又給你的文章減了分數。
接下來,一般而言,在文筆功夫和行文風格都沒有把握揪住人心的情況下,一個武俠文的開頭幾章最好是“緊張而緊湊”。或新穎讓人耳目一新,或連成一氣而扣人心弦,或疑點重重令人好奇。某種程度上,這與諜戰劇有不謀而合之處。誠然不是說“緊湊緊張”的開頭情節就是成功的必然標準,但作者要考慮一下,文筆還在磨練而風格正在摸索過程中的一篇文章,除了用心寫讓大家看到你的誠意外,還有什麼是能夠討好讀者的呢?世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所以情節一上來就能掉人胃口,自然引人入勝。把對方牽著往下走,在之後的情節中作者再慢慢鋪陳,那時候已經入坑的人,大部分也就不會輕易出坑了。而作者設定的情節,大體上還是有些循規蹈矩,說得潮流一點,就是沒戳中大家的萌點。說是百合,但配對還沒找到,以為是妹妹,但連著幾章都沒見到妹妹出場,令人大失所望——這是情節處理問題。說是武俠,但又找不到刀光劍影的森冷、大戰群雄的豪邁或者旖旎的兒女情長——這是文筆火候問題。而且作者的語言偶爾會有些時古時今,略略生硬。語言風格要單一,並要將這種單一給保持下去,讓氣勢貫穿全文,才能給人一氣嗬成的流暢感。不至於有“第一章是一篇文,到了下一章就換了篇文”的感覺。
以上文字,僅僅是在下走馬觀花之後的一點拙見。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所以如果哪裡說得不好,懇請作者切勿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