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其他評論關於情節平淡老套,和描寫等問題還有優點已經說得很詳細了,橙子就不多加贅述。
於是,橙子想請作者看一下曆史方麵的錯誤。
不知作者在寫這篇文的時候,除了看史記以外,還有沒有看其他有關於戰國時期的記載,再寫一樣的東西的時候,有沒有關心過它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首先是包子鋪,包子的起源說法是從諸葛亮開始,可是作者的文中的包子鋪作為了某個場景;冰糖葫蘆,得往後多少年才趕得上冰糖葫蘆普及;“亡命鴛鴦雙落網”,那個落網,大多是貶義的使用,這樣分外喜感;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雁蕩毛峰,作者你百度的時候麻煩看一下曆史淵源。還有燈籠,禦花園,憐香惜玉,白頭偕老,羅裙,太監等,我知道你很愛戰國,也不要把曆史上的東西往戰國那兒堆。
其次就是敘述方麵的問題。
女主的感官非常全能,看見什麼一猜一個準,與信陵君之間的感情莫名其妙,不過幾章,信陵君啥都告訴她了,她也可以理解地站到信陵君那邊,也……太快了一點。還有就是作者用第一人稱,美稱比如櫻唇、粉腮還是不要這麼用的好,很有蘇的意味,而【我柔弱的眼神……】這個有點彆扭,優點女主居然知道自己眼神很柔弱的上帝感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突然轉換是很多人的大雷。
橙子一直佩服那些寫確切朝代的人,需要了解各方各麵,但作者顯然沒有了解透徹,出現這麼多BUG。如果作者認為你寫的是小說,不需要注意那些錯誤,那就選擇架空,不要掛著一個確切的朝代和YY一個曆史人物。而那樣的寫法也顯示了作者經驗不足,正文人稱不斷變化是不好的,會阻礙進步,也顯得功力不足,希望作者考慮一下。
橙子醬小評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