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聞冬》
這書名讓我想到的是梅花。。= =
再說說文案,
【未曾見麵的公孫少主卻因其名字十分男人而不滿,遂以斷袖為借口拒婚】
說實話我,對這個設定一點都不萌,反倒是讓我瞬間對男主無愛。常說不要以貌取人,不過現實中以貌取人的人還是很多,但至少有一點是看過對方的“貌”,才有可能有偏見。這男主到好,以名取人,光覺得名字不好聽就不要人家,敢情女方的父母一定要才高八鬥!你這叫呂雉(雞)、劉嫖這些人情何以堪,遠目……還有就是衛聞冬這名字很男人麼??
【衛聞冬對此十分炸毛,暴躁之餘偷跑出家門,來到洛陽城尋其報仇以正視聽……】
這裡我有點搞不懂了,女主要以正視聽,不知道她要正的是什麼視聽。如果是女主男性格的名聲赫赫,那她跑出來尋仇,不正是說明她名副其實,不是小家碧玉or大家閨秀。如果說去正男主斷袖的傳聞,女主要尋的是哪門子的仇。
總結,好無聊的女主。O(╯□╰)o
最後一句,【無奈無奈,江湖妖多。妖?妖孽的妖,絕對不是妖怪的妖。】這個轉折,和前麵的邏輯不通,這個無奈是從哪裡無奈出來的,前後看不出個啥來。
文案很重要,一般讀者就看文案決定要不要看文。建議作者再修改下文案吧,尤其男主做派實在不怎麼不討喜(真想把扁到爪哇國去!)
正文:
文字看著還比較順暢,第一個場景,在我看來對男子的刻畫有點過了,過了,就是有點假,好似看到作者就在旁邊一個勁的說,瞧吧瞧吧這男人多邪魅啊!為了目睹男子的真容,她們不惜去死。。Orz。。
【春雪尚未消融,早已經有桃花初綻妝點人間。】這桃花比梅花還傲骨。。
第一章,給我的感覺人物總覺得有些做作,比方說主角的行頭,作者就是想說這人與眾不同的,可我看得真叫一個變扭,上個大街帶把刀就能配合主角形象?好像呂布不騎赤兔就不是呂布了,李逵不輪兩巴斧頭就不是李逵了。主角佳公子,腰間一把大刀,手搖一把紙扇逛大街和現代男設計師穿裙子上街同一個道理,前者是為突出主角的江湖霸女身份,後者是作者為突出男人的設計師身份,都是一樣的怪,這個“怪”是脫離人的正常思維。
這是皇城吧,這是天子腳下吧,一個江湖人大街上帶把刀扇個扇子就能引起這麼多人的注意,還要給他讓路,俺表示對京城人民的見識麵表示懷疑,真的是少見多怪的說
還有就是主角問路的情節,這是想乾嘛,問個路還答謝對方,登門需要謝禮,作者你讓這豬腳開的玩笑,這個看得我好囧啊。
另外一點是文裡出現的一群打醬油的群眾。【眾人心中大呼不好】、【人群聽她這麼說,目光又都轉向了那個少年。】【聽見此名,眾人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衛聞冬此話一出,眾人皆倒。】一檔幫子的群眾演員在這裡就像沒有生命的死物。作者眾人眾人眾人BLABLA,讀者,至少是我,就像在看木偶戲。
主角和帶哭的女子的戲謔的那段,女主的態度,汗了一把,這女主太缺乏愛了,恨不得將她一腳踩死在陰溝裡。
第二章有些出乎意料,女主的身世寫的比較的生動,文筆流暢輕鬆。
【清風微拂而過,竹葉沙沙作響。】“清風”改個“微風”合適點吧。下麵看下去總有個季節錯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