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乾燥寒冷的冬季,為原原送來一杯清心去火的菊花檸檬茶,還希望原原能夠喜歡。
《一池春水漸沉沙》這個文名,第一眼看過去,菊花還以為是古言。確實,這個文題很有古色古香的韻律,也很美好,但作為現言的題目,菊花總有些不適應。好在文題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溫吞、細膩而沉靜的印象,可能還帶了一點含蓄的、悠悠的懷念。而在點開文案、開頭時,文字的風格也確實有這樣細膩沉靜之感,至少在風格上,應該還算合適。
作者說,文慢熱,請堅持看到第十章。但作為評者,可能會應作者要求看十章,讀者卻不會。因此菊花就來從一個讀者角度說說對開頭的印象,然後交給我家檸檬來說說對文章整體的感受。
首先,文給菊花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文字平實,一眼看過去流暢,但經不起推敲。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菊花剛看到文時,一眼掃過去,覺得文字風格很符合文題給菊花的期待,但是等準備寫評,細細開始看時,卻在開頭就磕巴上了。
可以說,從正文第二句開始,就出現了問題。
“我坐在開往省會的長途大巴上,心情是有些興奮和雀躍的。”
菊花看到這句時感覺有些怪,興奮和雀躍這兩個詞在菊花看來,如果形容心情,那心情應該是一樣的,連強度也是一樣,菊花不明白作者為什麼要用兩個重複的詞。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菊花借助了度娘(好吧,雖然度娘也不能算是什麼學術權威……)
【興奮】:
1. [be excited]∶奮起,激動 因好奇心而變得興奮起來
2. [sweep off one’s foot]∶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狂熱的求愛使她極度興奮
3.高興到極點 [very very happy;be glad very much] 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雀躍】:
1. [frolic]∶高興地或歡鬨地活動 兩隻白鴿在綠色草坪上雀躍
2. [jump (like sparrows) for joy]∶如雀跳躍。比喻欣喜興奮到極點歡呼雀躍
從基本解釋來看,興奮和雀躍在情感上應該沒什麼區彆,總不至於作者是想用雀躍形容自己在長途大巴上想跳起來。
然後菊花又接著查,發現雀躍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是形容勇於任事。出自《舊唐書·姚南仲劉乃等傳讚》:“ 寬夫雀躍,廷老鴻軒。姚盧啟奏,君子之言。”不知道作者的雀躍在這裡是否是想作此解。如果是這樣,倒也說得通,但菊花感覺現在的人沒見這樣用的,若非菊花去考據了一下,也根本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定義,且即便是在考據時,也隻有一個網頁裡收錄了這條解釋與出處。因此菊花還是覺得,這個詞用在這裡,給人的感覺會比較怪。一篇文的文字首先應該流暢,讓人讀者舒服,然後符合意境、風格,能最好地跟讀者傳達作者的意思,這樣才是好文筆,這是菊花的看法。
再接下來一段有兩句:
“聯眾機械”是在國內同行業中都頗具影響的大企業,並且現在正處於企業的上升時期,正在大力的招聘各種人員。
這一句菊花讀起來有些磕磕巴巴,主要問題是重字的地方太多。如“國內同行業”和“大企業”,兩個都帶了業。菊花認為“國內同行”四個字已經足以表達“國內同行業”的意思,讀起來也更順口。“現在正處於”及“正在大力的”也是一樣,重了正字,而後麵那個“正”字完全可以去掉,並且從語法上來說是應該去掉的。
而能夠通過層層的麵試進入這樣一家大企業工作,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文職工作,但對於象我這樣一個剛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年青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與契機。
這一句,就是明顯的語法問題了,“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剛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年青人來說”,應該是接在“能夠通過層層的麵試”那一句的話茬來講的,而中間的“雖然”隻是附加了一個條件,所以那個“但”用得很不合時宜,應該去掉。
鑒於一篇文的開頭是讀者最重視的地方,尤其是像作者這篇文的風格,所吸引的讀者大約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文字控,菊花在此就龜毛了一些。這兩段之後,接下來的段落的問題,就沒有這麼明顯,菊花就不多說了。隻是覺得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銜接顯得有些跳躍,不夠連貫,但這隻是細微的不適感,相信大多數讀者不會太介意。但是這樣的一種不連貫確實給菊花敲了一個警鐘—覺得文章進行得有些勉強,會有流水賬之感,果然接著看下去,到了吳昭出場,和女主互相自我介紹,花的筆墨有些多,確實有流水賬的感覺。
誠然,主角的介紹是必要的,主要配角的介紹也是必要的,在這種第一次碰麵的情節下兩個人互相自我介紹也是最方便的一種方法。但是這一段看上去菊花還是覺得索然無味,因為它並沒有什麼萌點。菊花想勸作者的是,這是一篇文章的開頭,作者應該把萌點拿出來。菊花不會勸作者去掉這段介紹,因為這樣改起來會很麻煩,菊花建議作者讓兩個人物在互相自我介紹的時候突出一下兩個人性格上的萌點。當然菊花看得出作者已經儘量顯示吳昭的性格了:活潑和熱情。但畢竟這個性格特色不足,作者可以讓她的台詞更加生動一些。如果作者覺得這就是一個特色不夠鮮明的人物,那麼菊花還是建議作者在開頭首先給讀者一個鮮明的萌點,如果這意味著再加一個楔子或者什麼的,作者還是可以這樣做的。
同樣的流水賬繼續著,到開始軍訓和薑軍的出現,以及抖出了薑軍在追吳昭的事情。其實情節上可以很有萌點的,但是作者的敘述卻太過平淡,讓人走馬觀花地看過去了,沒有什麼特彆的感受。
一直到薑軍找顧圓問要怎麼追吳昭時,菊花終於看到了一個讓人提神的地方,就是顧圓的反應。
我一邊啃著手裡的麻辣燙,一邊信口胡謅:“我怎麼辦??要是我,我就找個月黑風高夜,悄無聲息一悶棒敲暈了,然後拖回房裡吃乾抹淨。等她醒來生米已經做成熟飯了,我再痛哭流涕,跪地求饒,發誓除了她我終生不娶,離了她我就割脈跳樓——總而言之,我的辦法比你多,我肯定搞得定。”言畢,豪氣萬千的把手裡吃完的竹簽一扔,正好進了不遠處的垃圾桶裡。
這一段很成功地體現了顧圓的個性,雖然說感覺上似乎和第一章裡顯露出來的有細微的差異。不過鑒於還在文章開頭,這個問題也不大。顧圓的台詞很有特點,連接著那個把竹簽一扔,特彆有範兒,一個豪氣女主的形象也就出現在了讀者的眼前。菊花私以為,這一個自然段是作者這篇文成功寫作的一個開端。可是,當菊花接著看下去時,卻發現這個女主形象塑造的問題並不是偶然的,在這一章的內容裡,女主的形象就已經變了好幾次風格。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叫真實,貼近生活,因為生活裡的人不像小說人物有那麼鮮明的特色,可是這個貼近生活似乎也過於貼近了,已經貼近到了完全不能讓女主給菊花留下任何深刻印象的地步。菊花對她唯一的印象就是平凡,且也沒有那種平凡到討喜的感覺。其他配角也都是如此,沒有留下深刻印象。
接著看下去,流水賬還在繼續。說到這個菊花不得不提一下文案。從文案看,菊花期待的是一個職場戀情的故事,就比如《杜拉拉升職記》那一類。繼杜拉拉之後這類題材的文掀起了一陣熱潮,許多讀者會因為這個點進來,她們想看到的是職場、辦公室,可能還有些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想學習一些職場經驗。但作者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上來就寫了一堆軍訓的內容,而且沒有深入到職場人情裡去,這樣可能讓一些讀者失望。而就軍訓本身來說,作者似乎也沒有進入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