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書名,我大萌春秋,第一不由想到春秋時代風華正茂的少女,佳人在水一方,君子好逑的愛情故事,有詩經的旖旎情調,從書名上感覺還不錯。喜歡春秋的一定會點進去看。另外,個人覺得能寫出春秋的味道的文不多,對作者的曆史功底要有很大的要求,所以……看文的時候很忐忑。
文案跟書名也比較符合,看上去很舒服,的確是個愛情故事。看女主會跟王侯將相的哪一位。
正文
開篇第一人稱讓我一愣,因為第一人稱寫得好的人並不多,不過用第一人寫春秋有點新穎。
【春秋初期,孔聖人尚未出生,沒有男女大防這些條條框框,對一個女人來說,活在這個時代,倒是有不一般的自在。】這跟孔子有什麼關係,男女大防這些條條框框的不是程朱理學嗎。
故事很流暢,文字不錯,沒有拖遝,但看著這個設定的時空,情節很勉強。讀著時不時讓我囧一下。換句話說吧,寫不出春秋的感覺,從語言、對話、習俗等方麵看得出作者乃的水平有限。
舉個例子,【我從小讀三國,就挺討厭這句話的,劉關張明明是君臣,既沒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真是假啊。主要是我覺得劉備假,但每每讀到曹魏勝,我總是沮喪,讀到劉蜀得勝,我打心裡高興,人真是奇怪啊】就拿這段話吧,感覺是一個小女生的想法,劉備虛偽,討厭就是討厭,可能作者自己說不上來是什麼,寫出來的東西,嗯,有點沒自信。
再說幾個不合理的地方,齊國,那還不是霸主,要等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啟用管仲的時候全麵樹敵。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一直被中原的正統當蠻夷看待。一個十歲的女主因為美食得到齊桓公召見,想要做的材料備不知道有多困難。大談“水能載舟”可能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當時殺多少人反對他人不說。還有一個叫“禮”的東西,君子遠庖廚,不要因為女主有廚藝忘掉自己的社會身份,結交下人。這些基本的東西被丟掉,就成一個架空世界,那不是春秋。春秋也沒有刑法,一個貴族殺一個奴隸,想殺就殺。另外,我覺得給人講《天龍八部》還不如給他們說《山海經》《封神榜》啊囧。
看下來的情況是,智謀寫得很淺,拾後人牙慧東東。而且以一種非常“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沒有心理活動,沒有眼神對視等等,食物,就是好吃。謀略,就是高,故事,就是精彩。看得灰常囧。。
拋開故事之外,還有就是沒有代入感,讓讀者代入故事之中。因為這篇是用我我我我怎麼怎麼樣寫成的。站在讀者的角度,像在看女主觀察日記。那個故事是作者的,不是讀者的。
比方說【突然,我被劇烈的晃動驚醒,伴隨著一片尖叫,“各位乘客請不要慌張,請係好安全帶”空姐和接線員,這是永遠溫柔的兩位,這溫柔的聲音就好像一條緩緩流淌的長河,讓人心安。】這個隻是女主的感覺,“這溫柔的聲音就好像一條緩緩流淌的長河,讓人心安”跟讀者來說沒啥感覺的,因為“我被劇烈的晃動驚醒”是作者,上帝在敘述,另外我也不知道這比喻句放這裡想表現什麼。
建議削減幾個“我”字,少用被動句式。本身是第一人稱視角,不需要那麼多的“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