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的小文章
在我眼中,《年上男》是一篇玲瓏的小文章——儘管它有過萬的字數。但它給人的感覺不是在寫一本書,而是在做著一份雜誌上的一篇小文,占據幾頁的空間,或者占據一小塊園地。
我看了它的文案,卻感覺作者專欄自述的前兩句反而更適合當這篇文章的文案。講不出太多原因,隻是貫徹了我購物時所講究的原則:一見鐘情,一劍穿心,一秒鐘就決定——
我懷疑自己再也寫不出《年上男》這樣的小說來了。正如我懷疑我再也遇不到那個像古學程一樣的男人了。
乾淨,透亮,簡單,流長。這四種韻味似乎比此刻的文案更要配《年上男》。甚至一定程度上——看完《年上男》與《罅隙》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兩句話。如果作者問我:你覺得寫得最好的是哪句?我會指著專欄自述的前兩行說:拿去吧。
這篇小文很有味道,屬於小圈子、私人的味道。它不是一頓饕餮盛宴,也不是普通人家桌上的家常菜,甚至算不得私房菜。它隻是一次下午茶。在綠草如茵的花園裡——這座花園沒有繁花似錦,隻有幾株向日葵,一叢叢勿忘我。這裡沒有充盈著希臘美的雕塑,沒有洋溢著碧波的泳池,也不帶私人網球場。隻是一塊草地,一條小路,一張小桌,兩把白椅。每一式茶點、每一方用具都靜默在溫暖的陽光下,不是憂鬱,也並非俏麗,隻是一種安靜的情調。
收文的時候,擺在我麵前的文章很多,而我每次隻會選擇兩篇。這一次,我選擇的兩篇文章都來自同一個作者,因為開始追求並品味字裡行間的淡淡感覺,而作者的文風恰好屬於這種風格。人物性格都是淡淡的,因為他們都是職場的成年人,他們早已告彆花季雨季,大喜大悲的情感流露已不是他們的特權,他們都太懂事了。這就是一群懂事的人在經曆一番不懂事的命運的考量。文章的語氣是平緩的,即便是遭遇了了大波折,在現實生活中恐怕要死要活一番的事情,但落在文字上,寫出來了,也是一種“娓娓道來”的徐緩感。就好像下午茶時間放一張老唱片,或者錄音機傳來了播音員平和的、念散文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