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細愛碎落滿地——評《風因愛停》
看到了作者在“作者有話說”裡的種種感謝或哀嚎,無一不是圍繞著文的數據。而文文的數據,直至今日並不是十分喜人。原因何在呢?讓我們剝繭抽絲一下吧。
文案神馬的都先放過,再華麗也是外表,正文才是真章。而樓主在正文上的功力並不純正,亦未到火候。
其一,開頭散亂、平淡而無新意。在網文浩蕩的今日,讀者們早已淬成一雙爐火純青的眼,想糊弄她們,嘿,怕是很難。一個好的開頭是一篇文的重中之重。看一章就直接點紅叉叉,可不是什麼難辦的事。作為一個資深的網文讀者,我粗略地將網文開頭的成功歸結為以下幾點:NO.1具有特點的文筆;NO.2 勾人的故事情節;NO.3 神的慣性。NO.3自然不適合新入門的姑娘們,那需要龐大的讀者群,甭管三七二十一,既然是俺們家大神發文了,先標記一個再說。對於尚未打出名氣的姑娘們而言,前兩條就顯得至關重要——當然還有一個NO.4,親友+刷票作弊——笑。在前三章裡,具有特點的文筆和勾人的故事情節,二者必須占一。具有特點的文筆,並不一定是優美、古典的文筆,我在這裡強調的是一個“特點”,一個能合上一批人胃口的特點。鑒於作者姑娘寫的是輕鬆文,那麼我從類似的文裡舉個例子:大風刮過,她的文筆,不屬於古典文雅,也不屬於蒼勁磅礴,基本上是在走純輕鬆路線,為何能獲得成功?輕鬆,絕對不等於散漫,不等於毫無邊際的侃大山、扯廢話,更不等於羅列一些內涵較為初級的言語。輕鬆的隻是風格,但文字不是僅僅為了展現風格,文字的第一任務是展現一個豐滿的故事。大風的文字,總能做到在輕鬆中帶著乾脆與利落,從不拖泥,不帶水,甚至可以達到字字有故事、詞詞見真章的效果——這樣的文字就是在一心一意地為情節、為故事服務,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沒有廢話”、“不拖遝”。所以,讀者們讀到的文字因此脫離了乾澀,不再是空洞的陪襯,不再是字典上的老舊陳列,而是真正成為每一個情節的骨乾,真正行使了托起情節的責任——這才是輕鬆風格的文風,這才是跳躍靈動的文筆。
反觀作者姑娘的文字呢?撫摸,是不是有點平淡無奇了?是不是感到這份文字僅僅是一些平常詞語的鋪陳,隻是最最普通的敘事與道白,而少了一份果敢和靈動?
作者姑娘一定會閃著星星眼問:那怎樣才能讓文字有靈魂?多一分靈動呢?
積累、閱讀,這個太老生常談了,當然也是最最根本、最最基礎的,如果作者姑娘是個愛文的,不如平日多讀一些好的作品,研究一下,模仿一下——是模仿人家對文字的把握,可彆山寨哦。再有,姑娘一定要明白,文筆和情節,可以分開分析,但在實際運用中,它們都屬於文章整體,彼此配合,相互影響——於是我們要談下一個問題,開頭情節。
這是我認為作者姑娘問題比較嚴重的一部分:開頭情節的安排上有所失誤。開門見山也好,猶抱琵琶半遮麵也罷,你必須要讓你的開頭成為一柄鉤子,直接鉤住讀者的心。所謂開頭的情節,可以不創新,但要符合人心的萌點:舉個例子,如果是寫推理凶案,開頭亮出一個罪案現場,或者是描述一個已經被凶手盯上的被害者在恐懼中逐漸走向悲劇的過程——很平常對吧?的確是推理文慣用的老套路,但是讀者就能接受。為毛啊?俺們看推理文,看罪案,不就是為了看個刺激麼?不就是為了看個懸念麼?俺們追進來就是為了先看一眼“發生了什麼案子”,然後再跟著一起“破案”麼?這種不創新但切合文類(文章種類)實際與讀者內心普遍萌點的開頭,是完全能為讀者所接受的。而一份具有創新的開頭情節當然更好,當然更會讓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