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一句一頓。仔細念念,這些句子是不是停頓的很機械?被逗號活生生打斷了其連續性,讓人讀起來有種氣短的感覺。
寫文需要長短句錯落有致且熟練的運用連詞會給文章體現出流暢之感。在寫完一個句子或者是一個段落時,一定要反複閱讀。看看是不是達到了連貫流暢的程度,這是寫文的基本功。隻有文章句子流暢了,讀者才會順著往下讀。
以上,是我個人看來本文在遣詞造句上需要注意的問題。而對於文章內容,有兩個字可以形容——僵硬。
看得出作者筆下的這篇文章很有故事,也很有內容。作者安排好了劇本,讓主角們依次上演劇本內容。故事是好故事,可故事之間的連接處理的太過僵硬。這就像是一個精美的木偶被粗糙的線連接,使得這個木偶的表演僵硬無比。對此,我也小舉文中兩例作為分析。
一處為老太太送雞蛋的的情節。前一章還在爭執要不要拿雞蛋,到了第二章女主唰的就哭了出來,原因是從一個雞蛋看出了男主的改變。雖然有細節流露真情一說,但作者對這兩章的起承轉合處理的太過突兀。這件事簡而言之是做好事要不要留名的問題,但作者從此事居然可以發散到一大通的人生哲理,實在是讓人吃不消啊。
第二處為女主改名為段錦瑟。自從女主改名後,接下來的故事情節隻要提及女主名字全部都是段錦瑟。作者寫這些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經過前麵十幾章的故事,顧小西這個名字已經深入人心,突然換了一個名字來說故事,讀者會一時轉不過來?因此,是不是要漸漸過度到段錦瑟這個名字?況且男女主單獨相處的時候,我想顧小西這個本名才是更為順口的叫法吧。
以上便是本文在處理承接問題上兩處比較典型的體現。每一次的故事轉折這個彎都是個急轉彎,沒有適當的過度章節或者情節。導致文章整體讀起來在小故事中很順暢,可一旦出現大場景和大情節轉換時就會顯得僵硬和突兀。
此外,作者寫文不易,動則十幾萬幾十萬的文字,出現彆字也是情理當中。但作為整篇文門麵作用的開篇第一章,出現彆字那就說不過去了。所以,對於開篇幾章的彆字,望作者能改正過來。
以上為神仙醬的一家之言,若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