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沒有相遇是過錯》By麥芽醬 已領……(1 / 2)

言情投文處 果醬罐店鋪 4203 字 11個月前

初看文案就可以得知,作者顯然是一個很注重美感的人,無論是封麵專欄圖片和字體的清淡顏色,還是接下來一目了然的章節名字,都能讓人足夠賞心悅目。再來看看楔子,作者在撰寫楔子時便已經很清晰地表現出了此文的風格——文藝。對於網絡文學來說,這種咬文嚼字的寫作方式顯然不適合眼下流行的快餐小說趨勢,相信這一點作者也應該略有體會。但眾所周知晉江的風格向來有多變性,隻要你寫,就會有人看,青菜蘿卜都能在這裡找到各自的受眾群。因此,筆者僅在評中妄論一下此文的優缺點及可看性,一家之言,請勿在意。

前麵說到,楔子在文章一開頭表現的風格就已經很鮮明。“安靜地坐在夕陽西下的院落,看著庭內開滿了各色各樣的花朵”“經過時間沉澱的眼裡,寫滿了安靜”。毫無疑問,此文的語言是優美的,句式是考究的,色調是恬淡的,而讀者們也能從開篇就體現出來的文藝中分辨出這篇小說是不是自己的心頭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楔子是成功的,因為它替作者篩選出了能接受這種文字風格的讀者。

接下來就是故事正文了。楔子固然重要,文字固然重要,前者就好比一扇吸引讀者前來敲開的寬敞的門,而後者是引領讀者繼續前行的精致的路,然而對於一篇小說,最關鍵的、對讀者最有致命吸引力的,顯然是“劇情”這一扇佇立在路的另一頭的門。如果沒有了來自彼岸所給予的強大動力,那麼無論叩開的前門有多寬敞,腳下鋪設的路有多精致,也無法驅使眾人繼續前行。

相對於作者的文字功力,此文對於劇情走向的掌握則顯得較為失敗了,當然,這也可以歸咎為作者缺乏小說創作經驗的原因。不知作者姑娘在開寫之前是否有嘗試過製定寫作大綱?在筆者看來,這篇小說是乏味的,故事輪廓不清,缺乏清晰的條理和脈絡,劇情也沒有主次之分,無法給讀者留下有深刻印象的部分。如同一杯白開水,溫潤不難入口,但卻缺少了刺激味蕾的成分。這對一篇小說來說,某種程度上是個大忌。如果能在動筆之前,仔細考量故事的布局,情節的輕重,以及邏輯的合理性,則能很大機會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了。

在這裡,筆者必須指出此文兩點很嚴重的硬傷——劇情過於拖遝,描寫沒有側重點。小說節奏基本上與故事對讀者的吸引力息息相關,因此是一個值得花心思琢磨的部分。太快讀者看完之後沒感覺,太慢又容易讓讀者看得昏昏入睡,這與作者自身的寫作技巧有關,需要多加磨練。正文前三章,講述的隻不過是“被迫相親,結果遇上了曾經暗戀自己的舊同學”這樣一個簡單的情節,足足寫了一萬字,且沒有充分交代女主角與第二男主角雙方的心理變化及互動(注意,我不是說沒有交代,而是說沒有充分交代,意思是語言的信息量不夠大),反而用了極大篇幅來描寫期間女主角對第一男主角的思念,以及對逝去愛情的悲傷懷緬。這未免本末倒置,並且嚴重影響劇情發展進度。

女主角曾經遭受過感情創傷,因此時常沉浸於痛苦回憶,這無可厚非。但是有一點作者需要意識到的是,你並不是在寫女主角的心理剖析報告,也不是在替女主角寫心情日記,所以筆者僅在此建議,作者應學會何謂點到即止,合理安排劇情分布,控製不同方麵描寫所占的篇幅,簡單來說就是要注意詳略得當。否則就像一盤五花肉,香味再怎麼誘人,給人吃多了也是會膩的。於是,這裡又牽涉到第二個問題了——描寫的側重點。繼續打比方,如果你的晚餐隻有五花肉的話容易使人生膩,那麼怎麼辦呢?解決方法自然是葷素搭配兩相宜。小說不同於散文,不能光靠文字與意境取勝。創作一篇小說,作者需要把握的方麵有很多,譬如決定哪些重要場景需要濃墨重彩地描寫,使其豐滿、深入人心,哪些次要場景隻需要幾筆勾勒,一帶而過;譬如怎麼樣從小細節中不著痕跡地彰顯人物性格;譬如怎麼樣按部就班地發展主線劇情的同時,衍生出幾條各自精彩的支線等等。就好比上菜前總得先確定好自己的葷菜是什麼,素菜是什麼,兩者的分量各為多少、如何使它們的色香味相輔相成。實話說,這種對小說格局的掌控能力正是作者目前所欠缺的。

其實作者對文字的運用掌握得很熟練,從文中很多語句都能看得出來,作者很有自己一套對感情對社會的獨特見解,隻是不懂得怎麼樣在小說中布局,總是一氣將自己所思所想堆砌到同一個場景裡,如此不免給人冗餘沉悶之感。作者可以嘗試將自己的語言精簡凝練,有選擇性地采用最適合最有代表性的句子,這樣才不會導致表達效果事倍功半,讓人惋惜作者空有出色的遣詞造句能力。另外也十分希望作者多留心一下錯彆字問題,不知道是否寫得太匆忙?感覺作者更新得挺勤快的,但是一路看下來,平均每章都有三四個錯彆字,讓人不無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