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鬨婚宴”這個名字提出來,就讓人有種想去看的欲望,更能為女主之後的自殺提供充分的依據,作者為何要一概而過呢?
該文第一章,亮點頗多,但細節處理卻令某白不敢恭維。私以為這章可以拆分成兩到三章,仔細地去寫。一章大鬨婚宴,一章女主心理描寫+自殺和搶救經過,一章男主登場。這樣會為該文開頭增加不少起伏的情節,激起讀者看下去的欲望。
通讀全文,發現該文動作對話太多,而推動角色做出這些動作和對話的心理描寫和角色微表情卻少之又少。角色互動不能光靠大篇大篇的動作和對話,作者應該將每個角色通過他的表情、行動、心理、對話來為讀者做剖析,令這個角色的行為更加符合邏輯。
另外,因為楔子和首章寫作失敗,讀者甚至對男主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和女主打架的原因都沒有直觀的了解。男主在兒時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在女主的心裡又是什麼地位?這些在三章過後,某白仍沒有一準確的認識。
一個角色不是作者說他是什麼樣的人,他就一定是個什麼樣的人。人物的性格特點,要通過故事情節來塑造和完善。在這方麵,作者仍需做大量的練習來加強。
後麵女主入院的情節一連好幾章,發展未免有些慢了。
很多讀者都希望看到女主與男主的JQ互動,恨不能全文都是JQ滿滿。當然,一篇文不可能隻寫男女主角,而沒有其他戲份。當女主脫離男主,情節應該如何發展,才能讓讀者不感到無聊呢?就是加入懸念情節。
原文這幾章太過平淡,地點一成不變,情節也沒什麼起伏,令人看了不免感覺無聊。一篇文會有無數個情節,這些情節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的,作者一定得分清。在一個次要情節上反複細致描寫,就有點本末倒置了。大部分的筆墨應該留給男女主互動的情節上,這些小情節,還是一概而過,讓它們起到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就好。
寫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重在堅持,除了多寫多練,還要看看同類型的成功之作,慢慢積累經驗,這樣才會越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