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製藥丸(1 / 2)

“孫醫師,黟哥兒怎麼過來了?”李濟進來廳堂,撓撓頭地問在藥櫃裡麵坐著的孫世童。

孫世童沒好氣地罵道:“管他作甚。”

被人戳穿的惱羞成怒還在,他鼻子哼出氣,吹得山羊胡抖了抖,把心口的怒氣壓了壓,沉聲問,“問得如何了,可有打聽到什麼?”

李濟已經習慣孫世童的喜怒無常,所以垂著眼角,低著聲把他打聽到的話講出來:“問到了,我先去了平路巷的楊家,正巧遇到楊娘子在煎藥,她說是一個許小大夫給他家榮哥兒脈的診。”

許小大夫……

孫世童皺起眉頭,思索著這許小大夫會是誰。

這時,就又聽李濟聲音繼續傳來,“楊娘子以為我是要去找那大夫,就給我報了個地址,是在石井巷裡……”

聲音忽而停下來,兩人四目相對,紛紛都想到了剛才離開的許黟!

許小大夫……石井巷……

李濟目怔口呆,他焦急回來,路上都沒有多想這住在石井巷的許小大夫會是誰,可這會冷靜下來,意識到這人可不就是他昔日同窗嗎。

“你沒聽錯?許家小子棄文學醫了?”孫世童雙目陰晦地盯著李濟看,想要從他的神色裡看出虛假。

但這會的李濟驚呆程度不比他少到哪裡去,咽著口水說:“沒記錯,楊娘子是這麼跟我說的。”

孫世童隱在寬袖裡的雙拳握緊,不懂世俗的讀書郎又是買藥,又是性情大變,難怪他會有那麼強烈的怪異感,看來問題是出在這裡呀。

他不由冷笑,該不會以為讀了幾年書,再看幾本醫書就能學會岐黃之術吧。

實在是天真可笑。

“算……”孫世童剛想說不管了,話到喉間一轉,突然問,“那你可有問那楊娘子怎麼突然換大夫給孩子看病,還是個剛學醫的?”

李濟呆住:“……”

他支支吾吾地回答,“孫醫師,我、我忘記問了。”

“蠢貨,你這榆木腦袋每次都是不長記性,交代你這麼點事都辦不好,還怎麼好好當學徒?”孫世童氣不打一處來,罵完又是語重心長,“我是想好好地教導你,可是你呢,一點事都做不好,怎麼讓我放心把醫術教給你,那不是害了你!”

李濟被罵得臉上燥熱得很,頭都不敢抬,幾乎想把腦袋埋入到胸口裡麵。

孫世童看不清他神色,但見他雙耳赤紅,才重重地歎了一聲。

“罷了,多說無益,往後你多留意一下那許小子,最好是能問到他以後是什麼打算。”言罷,孫世童對著李濟揮了揮手,示意他去忙彆的事情。

他越是如此,李濟越是將這事放在心上。

當學徒三年有餘,他一直盼望著能真正地學到有用的醫術,這樣他就可以學成出山逃離這裡,不用再看孫世童的臉色行事了。

……

午時,天空密雲不雨,冷風習習,倒春寒的冷意還沒褪去。

樹上枝梢抖動,濕噠噠的南街路上,陸續地支起攤子,熱鬨的吆喝聲響起,樸素古街重新恢複往日的人氣味兒。

許黟回到家中,提著藥材的手已經凍得生疼,他在箱櫃裡翻出夾棉襖子穿上,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如今藥材都買回來了,就該儘快動手把消食丸做出來。

許黟沒歇息,去到灶房裡挑選一會兒,找出可以用來裝藥的工具——土陶罐、陶盆、陶碗。

一切準備就緒,是時候發揮他的用處了。

曆代中醫中,有不少關於消除積食的藥方,其中又有不同的形態,或是散,或是湯,或是丸。能健脾消積食,開胃去噯氣,有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功效。

出自不同人,配方也會有所不同。許黟要做的這個消食丸叫做新安縣消食丸。

它出自於清朝道光年間的著名中醫陳青雲之手,陳青雲為了勞苦百姓能吃到便宜好用的消化藥,就研製出來“理氣化滯散”,後又經過改良,把它製作成方便服用的藥丸,俗稱消食丸[注1]。

而後,這消食丸延續兩百多年不衰,到了現代,依舊有不少家庭將這消食丸選做家裡的常備藥,可見其藥用價值有多高了。

許黟同樣出生在醫學世家,從他祖爺爺起,他們家就開始行醫。關於消食丸的配方,他自然是有的,不僅有,當年他家還改良過新安縣消食丸。

製藥對他來說,雖還沒到得心應手的地步,卻也非常熟悉。

他挑出其中的神曲、枳實和麥蘖,這幾種都是需要炒熟的,還有一味阿魏則是需要用醋來浸泡,再另外研製才能使用。

準備好這些,許黟選用湯泡蒸餅再搓成丸的製法。

先是把山楂蒸熟,去掉外麵的表皮,留下裡麵軟糊糊的果肉。

山楂味酸微甜,吃著開胃,蒸熟後,具有消積化滯,改善腸胃的功效。把這些山楂肉挖出來放置在碗中備用,許黟接著處理其他的藥材。

青皮、陳皮等藥材都要浸泡到軟化,手能輕易捏碎的程度。接下來就可以把這些藥材撈出來裝進蒸籠,隔著水把藥材再蒸熟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