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休息了會,便結伴下了山。有財嫂子看著時侯不早了,不敢多停留,就和瓊娘、翠翠告彆,挎著息籃子疾步去鎮上了。
過了小橋,瓊娘也和翠翠告彆先回家了。推開自家大門,正好看見魏父修補豬圈柵欄的忙碌身影,瓊娘看看日頭,也快中午了,是時候做午飯了。
便和魏父打了聲招呼走進廚房,熏得烏黑的廚房在白日顯得有點昏暗,角落裡有一個盛放糧食的大缸,裡麵還有一大半的高梁。旁邊的櫥櫃中有一小袋玉米麵,一袋黃豆麵,角落裡還有一袋赤豆,竟然還有一根存放不知道多長時間都舍不得吃的煙熏臘肉。
瓊娘想了想,正值農忙,體力消耗大,就蒸點高粱飯,包點包子,拌幾個涼菜,既清爽又管飽。廚房的角落專門放著柴火,這種類似華國東北的大灶,瓊娘以前見過,但是還沒有用過,費了半天勁終於把灶台燒了起來。趁著空擋瓊娘舀出一瓢玉米麵放進麵盆,又摻入適當的黃豆麵,倒進幾滴豬油,攪勻,再放高粱麵,攪拌均勻,最後放入適當清水,反複揉搓,最後靜置一段時間醒醒麵,可以讓口感更加細膩勁道。
瓊娘在井邊打了桶水,將今天摘的野菜清洗乾淨,在滾水中焯一下,撈出米用涼水瀝乾,放進木盆中備用。今天摘得野菜就種類很豐富,婆婆丁可以切丁,摘一把韭菜也切成丁,混合攪拌,倒入幾滴麻油,兩勺鹽,足夠鮮香。玉米麵揉勻,分成大小均勻的麵劑子,擀成麵片,再放入婆婆丁餡料,包成包子,也放入籠屜中等待大火蒸熟。山芹菜正值水嫩,切成段,臘肉切成片,隻需要少許鹽,少許油,不需要放入額外的調料,在鐵鍋中翻炒幾下,就是一道美味健康的菜肴。曲麻菜、馬齒筧伴入蒜泥、醋、鹽、辣椒、再淋入麻油,也是一道野生佳品。
瓊娘正在忙碌的時候,隔壁張大叔(也就是翠翠的爹)賣魚回來,提溜了兩條魚送了過來,笑著說給孩子們加餐。張大叔和魏父倆人年紀相仿,又是鄰居,從小一起玩到大,是十幾年的兄弟情誼,也因此兩家人相處的特彆好。
有幾條小溪從後山流出,蜿蜒交叉,最後在村子西麵彙總,形成了類似燕子尾巴的湖泊,也因此被村民叫做燕尾湖。張大叔以賣魚為生,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去村子西麵的燕尾湖去打魚,然後再去附近的城鎮去賣,每每有賣不完的魚,張大叔都會熱心的送給四周相鄰,也因此人緣很好。
瓊娘接過魚,謝過張大叔,想著正好可以吊魚湯,給幾個孩子補補身體。將魚剔洗乾淨,先在鐵鍋中稍微煎一下,在放入陶罐中加入清水,加入蔥花薑片去腥,待煨到八成熟的時候,放入新鮮的豆腐,撒進適當的鹽提味,最後完全出鍋時撒入香菜就可以了。
今天中午飯菜豐盛,香味不斷的飄到院子裡,早已下了學的石頭也不玩了,眼巴巴地站在廚房門口,瓊娘看到石頭的饞樣子,會心一笑。走到石頭麵前拍拍他的腦袋,“石頭,知道咱家的地嗎?去喊娘和雪芽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石頭聽後哧溜一下就跑出去了。瓊娘把桌子搬到了石榴樹下,等桌椅碗筷都擺放好,劉氏、雪芽和石頭就回來了。一家人洗漱乾淨,圍在桌旁開始吃飯。劉氏看著飯菜,心疼的直滴血,連連抱怨瓊娘奢侈不會生活,可動筷子的手卻沒有絲毫慢下來。瓊娘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這人吃還堵不住嘴。便不再搭理劉氏,招呼著石頭和雪芽吃飯。
石頭是個男孩子,吃飯就跟個小牛犢似的。反倒是雪芽生的瘦瘦小小的,飯也不敢大口吃。已經是七八歲的女孩子了,懂得自己和石頭的區彆,性情本就敏感纖細,也沒有遺傳到母親潑辣的性格,平時在家話也不多,隻知道埋頭乾活。七八歲在現代還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孩子,這讓瓊娘對雪芽分外憐惜。瓊娘夾了一筷子芹菜炒肉放入雪芽碗中,溫柔的讓雪芽多吃些。雪芽瑟縮的看看周圍,才快速把菜扒入口中。一家人吃完飯後,瓊娘手腳利落的收拾完鍋瓢碗筷,一家人紛紛回房午睡,下午才有精神乾活。
下午日頭西斜,不是很曬,劉氏從屋裡出來招呼雪芽和瓊娘一塊上山。魏父聽見有些擔心的看著瓊娘,瓊娘忙對魏父示意自己沒事。便幫著雪芽一塊收拾農具下地去了。
魏家的六畝良田在村子後山的山腳下,此前一大家子已經耕種完畢,隨著濕潤的春雨,蘊含勃勃生機。劉氏雖然混不咧的,但是乾活是好一把手,還趁著農閒時機,在山上開墾了一塊荒地,種點地瓜蔬菜以供一大家子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