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客套性地問了下薄姬的情況後,竇太後圖窮匕見道:“這人一老啊!除了聽書打發時間,就是念著小一輩的事,希望他們多多陪伴,但又怕他們的陪伴誤了國家大事。”
想起封到梁國的小兒子和幾天都難得過來的大兒子,竇太後的心理便泛起酸水,同時也對喪子的婆婆產生憐憫。
她好歹沒白發人送黑發人呢!而且先帝雖然晚年寵愛慎夫人,對竇太後母子非常冷淡,但也沒到高祖那般嚷著廢後廢太子的地步。況且比起薄姬,她還有館陶長公主承歡膝下,也不算太難…
“你父皇忙著國家大事,梁王又不在關中,所以隻有你館陶姑姑時常陪在哀家身邊,替孤排憂解難。”竇太後對付兒孫很有一套,但是在薄姬那兒無計可施——因為她懟劉啟的方法會被薄姬用到她身上,甚至會威力加倍。
“孫兒也知道館陶姑姑最得您意,可是太婆前腳剛因受賄一事訓斥了姑姑,令其閉門思過,後腳就有人替姑姑求情也不太好……”劉瑞裝出害怕的樣子,瞅著竇太後臉色一沉,隨機又話音一轉道:“不如再等一段時間,尋個吉祥的日子讓太婆公開解了館陶姑姑的禁足,不僅能了太婆與館陶姑姑的間隙,也能讓太婆和阿父不那麼為難。”
彆說是劉啟,就連劉瑞也非常兩邊為難,左右不是人的處境。所以先答應竇太後的請求,但是留個準備時間,模糊下事成之日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落到竇太後耳裡,跟人講條件,尤其是跟孫子講條件讓她很不舒服的同時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人家說得在理。
要是她前腳強迫劉瑞去薄姬那兒給館陶長公主求情,估計以薄姬對劉瑞的偏疼,後腳就會想方設法地讓竇太後不快。
所以要搞定劉瑞,不付出點什麼不行。
隻是這人小鬼大的劉瑞到底想要什麼,竇太後竟一無所知……
“大母也知大父過後,為了彰顯天家慈悲,同時也因宮裡的役者大都過了不惑之年,所以放了批垂垂老矣的小黃門和女官出宮,允許他們告老還鄉或為先帝守靈。”劉瑞突然肅了儀態,然後朝上拜了拜,口齒伶俐道:“先帝與父皇隆恩,賞了退役宮人們不少銀錢,以此感謝她們對漢家的一片忠心。可是孫兒想著宮裡的役者要麼是國破家亡的可憐人,要麼是被不想賣兒鬻女的父母送進宮的。”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紅顏皆白發。”
劉瑞起身,想起白居易的《宮詞》,於是對著上座的竇太後和動容的左右宮人緩緩道:“ 淚儘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小黃門們倒也罷了,畢竟他們出了宮也沒有生路,隻能去道觀或者皇陵了卻餘生,可那些在豆蔻年華就入宮的女子大都習得一門手藝,出宮後既能謀生,也可嫁人,不該在宮廷裡紅顏老去,哀怨長鳴。”
“所以孫兒懇請大母與太婆出麵,給宮裡的可憐人一個恩典,允許她們二十五歲後便可選擇出宮,不要讓無數女子的大好年華都埋沒於深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