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變 災民隻會越來越多(2 / 2)

江東雙璧 非天夜翔 5391 字 9個月前

“不行!”孫策說,“孫權才十四歲!”

“十五了。”周瑜說,“虛歲十五。”

孫策說:“十五歲能做什麼的!讓他帶兵嗎?”

周瑜漫不經心地批注閱兵冊,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不培養孫權打仗,讓他成天在家裡悶著做什麼?你調子敬過來,還讓他帶上孫權,除了練兵,我不信你沒彆的想法。”

孫策說:“可是十五也太小了點,流箭無眼,曹操的兒子死了也就算了,我自己弟弟,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娘不殺了我啊!”

“什麼叫曹操的兒子死了也就算了?”周瑜哭笑不得道,“咱倆從孤山追到巢湖邊上那年幾歲?你自己說?”

孫策不說話了,他和周瑜再見麵的第一年,也才十六歲。

他若有所思地看著廳堂上掛著的風箏,突然說:“這麼一眨眼就五年了。”

那一年,周瑜的父親去世,孫策牽著風箏的線,站在竹筏上,迎著萬裡秋風,杳闊晴天,慢悠悠地劃過巢湖。

回想過去,恍若隔世。

“行。”孫策說,“你得看好他倆,彆出岔子。”

數日後,孫權便加入了孫策的吳軍內。以周瑜的想法,是讓他接手孫策的親兵,彆的人都不一定信得過,隻有孫權是最可靠的。

當然,周瑜自己心裡最清楚,有的時候即使是親兄弟,也不一定可靠,曆史上兄弟鬩牆、手足相殘的事還少嗎?但他很有把握,有自己看著,不會有什麼事。畢竟孫權一半是孫策帶大的,一半則是自己帶大的。

看著孫權加入操演兵馬,曹丕在一旁協助,周瑜有種看著自己的徒弟逐漸成長的感覺。第一眼見到他的時候,孫權還在發燒,瘦瘦小小。沒想到數年過去,穿戴上鎧甲,眉目間雖稚嫩,英氣卻不遜於孫策。

壽春的信使也到了,袁術派出的信差剛到就被周瑜捆了起來。信差一臉無辜,尚不知發生了何事。接著孫策要把信差斬了,腦袋放在匣子裡交給曹操。周瑜依舊不願多造殺戮,隻吩咐手下將信差捆住,送去給曹操。

這麼一來,就相當於與袁術徹底翻臉。孫策與周瑜又商量著起草了一篇檄文,討伐袁術,正式與曹操、袁紹結成了同盟。

這一年的六月底,袁術不顧多方阻撓與聲討,登基為帝。

六路盟軍討袁,周瑜有種預感,撿漏的時候到了。

周瑜將八千騎兵交給孫策,讓他與孫權、曹丕三人帶兵,沿後路襲擊壽春,以遊擊戰牽製袁術,為曹操爭取時間與緩衝。

而周瑜獨自留在了吳郡,協助孫策打理內政。送彆孫策後,周瑜又特地叮囑了一番,讓孫權凡事不可冒失衝動。此次征討袁術,以騷擾戰為主,主要目的是讓袁術無暇他顧。

“你在家時多休息休息。”孫策說,“若成功扳倒袁術,各路聯軍會師,說不定還得勞煩你跑一趟。”

周瑜眉頭深鎖,點了點頭,孫策手指捏了捏他的眉頭,問:“怎麼,有心事?”

周瑜擺手,自打今年開春短暫的一段梅雨後,現在整個江東進入了旱季,已經六月了,滴水未下,太湖水位漸低,今年糧食必定會歉收。整個中原連帶江東江南都旱,十年難遇的大旱之後將是大澇。

吳郡一地背倚太湖,雖減產卻依舊能養活一郡人,然而徐州以北等地,災民隻會越來越多,若不早做準備,後果不堪設想。

魯肅中軍祭酒,孫權、曹丕左右軍校尉,張昭參軍,周瑜親自給孫策斟了壯行酒,想想又說:“務必注意安全。”

“行。”孫策拍拍周瑜的肩。

周瑜反複叮囑魯肅,說:“伯符這人打起仗來不顧前不顧後的,喜歡朝前衝,你多拽著他點。”

魯肅笑著說:“沒問題。”

周瑜又朝孫策說:“我給你備了點草藥,萬一中暑了……”

“行了行了。”孫策哭笑不得。

曹丕和孫權帶著前鋒走了,張昭與周瑜交代了幾句,無非是兵馬糧草之事,最後連張昭都走了,剩下周瑜和孫策拉著手,站在大部隊後。

這是數年來,孫策第一次獨自出征。

“我不擔心你。”周瑜說,“就怕你管不住孫權和曹丕。孫權也就算了,曹丕你可得悠著點,絕對不能讓他倆貿貿然動兵馬。”

“你放心。”孫策說,“又不是沒見過我治軍,到了戰場上,就由不得他們說了算。”

周瑜說:“要發動襲擊,一定要詳細再三商議,禁止越權。軍務之事,凡有不決之處,可問張昭。”

“嗯。”孫策笑著看周瑜,片刻後說,“剛想說你近日不婆媽了,沒想到又婆媽起來。”

周瑜盯著孫策看,似乎想說什麼,最後還是沒說,隻是提點道:“魯子敬擅與人打交道,這種事可問他。出兵、行軍之事,當你的想法與張昭相左時,一定要聽他的。”

孫策說:“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周瑜笑了起來,放開了孫策的手,說:“去吧,待你得勝歸來再說。”

孫策說:“照顧好自己。”

孫策那表情,像是想上前一步,最後還是忍住了。

“走了。”孫策揮揮手。

“快滾。”周瑜說。

孫策帶著大軍開出,已是過午。周瑜回到太守府內,這段時日裡,由他全權處理孫策的內務及後勤。孫策一走,周瑜反而有點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孫策帶兵前往壽春,與曹操、袁紹的聯軍互相呼應。抵達丹陽時,周尚終於派出了他的所有兵力,加入了孫策的隊伍。這麼一來,糧草的負擔再次成倍增加,周瑜第一次給孫策派糧草,是在孫策抵達淮南之時,與此同時,吳郡內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這一年的夏季,旱得令人措手不及,太湖畔常常可見水位降低,泥淖中的死魚死蝦。周瑜把戰船再次朝湖心挪了一次,令人重新打樁,建了新的碼頭。

稻米兩季,早稻近乎顆粒無收,而臨近各縣開始糧荒,唯獨吳郡保有餘糧。外麵的蟬叫得讓人煩躁不安。盛夏之時,周瑜渾身出汗,隻著單衣,在房內批閱軍情。

孫策的部隊也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所過之地,十田九赤,尤其中原一帶。孫策的家信中提及,不久後也許會下雨,一旦下雨,就會配合曹操,開始兩路攻城。

軍隊沒有水喝,溪流都已乾涸,井水水位也全麵降低,士兵口乾舌燥,嘴唇龜裂流血。周瑜複信的批示是:絕對不能等候下雨,必須主動去尋找水源。與此同時,來自中原、徐州等地,四麵八方湧來的災民也已進入了吳郡。

共計四十萬人,沒有糧食,沒有水,聚集在太湖引出的護城河外,捕捉魚蝦為生。周瑜開始麵對另一個難題—開倉賑災。

吳郡儲存的糧食僅夠三年之需,還得供應孫策的軍糧,一旦後方開倉賑濟,前線就無以為繼。

與此同時,曹操與袁紹的部隊也已與孫策順利會師,整個江東一帶,被孫策徹底掏空了。壽春城外聚集了六萬大軍,隻等著討伐袁術。

周瑜喝了口解暑的梅茶,夏季灼燥難耐,一縷風吹來,牆上掛的風箏稍微動了動,又平靜下去。

“周護軍。”朱治說,“城外快要嘩變了,必須馬上解決。”

周瑜收拾了糧簿,起身出來,晴空萬裡無雲,天空藍得刺眼,城頭下,黑壓壓的全是人。

朱治看了周瑜一眼。

“太湖邊上呢?”周瑜問。

“死了不少人,”朱治答道,“怕汙染水質,早上我讓人把屍體都挪到城後的山下去了。”

“多少?”周瑜的眼中映出人群裡,一名身穿黃衣的小道人穿梭來去。

“兩千餘人。”朱治說,“有餓死的,有淹死的。”

“不開倉。”周瑜說,“主公那邊消息還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