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前論佛 南方水患,百姓正陷於苦難之……(2 / 2)

紅樓之真假正經 蘭桂 3251 字 10個月前

騎馬跟在皇上的馬車後方,法海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看著硬是比旁邊諸多年輕侍衛還英姿颯爽!能近前離皇上這麼近的自然都是平日上朝的官員,此時混進來法海這麼個職位低微的就很引人注目,這一注意讓不少人發現法海年輕了!最明顯的就是臉上半點皺紋沒有,發須烏青,絲毫不見白!

賈家的下人藏不住話,近來賈府鬨的一出又一出,法海潛心向佛欲剃度之事也曾被他們當做茶餘飯後的笑話玩笑過,今日真見了法海卻不約而同的產生疑惑,莫非這法海當真修出什麼來了?不然怎能返老還童?

同樣疑惑的還有皇上,距離上次茶樓見麵不過月餘,法海外貌竟有變化!可見當天法海那門法術不是偶然!這段時間皇上也派人調查過賈府,沒發現任何不妥之處,反倒意外得知賈家已同王家、薛家翻臉,正在約束族人言行,而法海本人似乎悟透了佛法,頗有些神通手段。

到達圍獵地點,眾人休整。皇上直接點名讓法海覲見,法海不卑不亢的行禮回話,與從前誠惶誠恐的樣子完全不同,隱隱透出一股世外高人的姿態,讓皇上更加肯定他悟了神通之術,當即便做出對佛法感興趣的樣子,試探法海。

法海仔細看了皇上一眼,認真回道:“皇上有龍氣護體,妖魔鬼怪俱近不得身,若要修行,須得放下俗世紛擾,潛心禮佛,方能體悟經文中的佛道。”

皇上阻攔了總管太監欲出口的訓斥,反而感興趣的詢問,“朕看你並未放下俗世紛擾,如何就能悟透佛道?”

法海下意識的豎起手掌念了句“阿彌陀佛”,依舊認真答話,“下官已鑽研佛法多年,對其中道義了如指掌,隻是曆練不夠、佛心不穩,尚需理清其中的因果緣由。且人生在世便當負擔身上的責任,下官家中尚且混沌不堪,實不能甩手不管,當儘到為人子、為人父的責任。”

皇上眯起眼將過於銳利的目光遮掩,他身為皇家奪嫡獲勝之人,看人的眼光自然精準無比。雖不知法海為何能入修行之門,但他看得出法海沒有騙他,他是想返老還童有多幾倍的時間來完善手中的江山,可他從不是執拗之人,深知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什麼的道理,聽法海如此說也就放棄了心中所想,隻希望法海這種奇人異士能夠為他所用。

皇上還沒想出要如何收攬人心,法海卻先一步起身請示,“皇上,下官聽聞南方水患,百姓正陷於苦難之中,不知可否允許下官前往治水,早日拯救百姓於水火?”

皇上一愣,審視的看了他半晌,擺手命他退下,“此事尚在商議之中,朕會考慮的。”

法海想起每次水患的後果,憂心不已,但他如今要尊皇權,隻得行禮退下。水患的消息是他方才的官員隊伍中聽說的,似乎每年都有一些災害,大家都習以為常,隻等皇上命令就開始一步步撥款賑災,並無焦慮。可他隻要想到有人會因水患而死,就無法安然的坐等皇命,這一夜法海念了一夜的往生咒,決定天亮後要找機會再勸皇上派自己前往。

第二天一早眾人就整裝待發,開始圍獵,皇上還是點了法海隨駕,一邊聊著民生一邊策馬在林中穿梭,偶爾法海說出的佛偈竟能讓皇上茅塞頓開,想通許多內心糾結之事,越發喜歡同法海論佛。法海不打獵,不食葷,但從不會乾涉世間的生物規則,弱肉強食的食物鏈在他看來也是萬物生存的規則,是以跟在皇上身邊並不阻攔其狩獵。

法海沒像其他和尚那樣大念“慈悲為懷、阿彌陀佛”讓皇上覺得很新奇,對他悟出的佛道更肯定了幾分,心情十分愉悅。

此時法海卻臉色一變,一躍落在禦馬身前扯住韁繩大喊一聲,“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