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購完草鞋和竹編,況葉就沒有在外麵閒逛,直接回了住處。
此時離隊員們下工還有一段時間,他還是準備提前把今天晚上的飯準備好。
雖然按照計劃,今天晚上應該不是他做飯。
但下鄉後這幾天,他其實受簡修文兩人的照顧不少。
和兩人一起開火,他一開始也就領來的那些糧食,每頓飯食中的其它開銷,其實都是沾了兩位知青的光。
對此,簡修文兩人卻沒有說什麼。
況葉自然要承這一份情,儘量在其他方麵回饋幾分。
回到小院後,先收拾了一下屋子和院壩,再準備了些柴火,才開始準備今天的晚餐。
因為時間充足,況葉今天準備做麵食。
簡修文和劉康民兩人,家鄉是偏北方一點的省,兩人其實更加偏愛麵食。
但觀市這邊,麵食雖然也是主食,但占據的比例不算大。
兩人平時為了節省時間,製作麵食的次數也就比較少。
況葉自己的話,麵食和米飯都愛,但這幾天除了吃了一頓麵食,其餘時間都是稀粥,也有些饞麵食。
考慮一下,他就準備做一頓麵食,這也是他唯一會製作的麵食。
原本的時空,況葉的家鄉和觀市其實離得不算遠,生活風俗和口音都有些接近。
雖然如今他帶著原身本來的口音,但和周圍的老鄉交流,基本上是能夠聽懂的。
這也是他來到九大隊後,看似已經開始適應的原因之一。
而他如的飲食習慣,自然也和當地差不多。
他之前領的口糧,小麥占據了三分之一,麵食是他們幾個知青重要的日常飲食。
但對於麵食的製作,況葉卻不太會。
原本的時空,他吃的麵食在煮之前,基本上已經是半成品。乾製的麵條、自帶發酵粉的麵粉等。
如今製作一頓麵食卻沒有這麼方便。
雖然小麥已經提前磨成麵粉,但發酵是一個耗時間,且考驗技巧的事情。
而況葉其實並沒有發酵製作的經驗。
哪怕是原身的記憶中,也沒有相關的技巧。原身在況家雖然是最不受寵的那個,但作為一個男孩,其實接觸廚房的時間不多。
而且原身的家鄉,是靠南邊一點的瀟省,麵食雖然也吃,但卻不是最主要的口糧。
況葉唯一會製作的麵食,弄起來到不算麻煩,不需要怎麼發麵、不需要擀麵,隻需要掌握好揉麵時的水麵比例就行。
這道麵食,還是他跟著自己的爺爺學的。
兒時和爺奶生活的時候,因為爺爺並不常做飯,但每一次做飯的時候,況葉都非常感興趣。
這道被稱為“麥秋兒”的麵食,他因為好奇,自然也跟著爺爺學會了,成為了唯一會製作的麵食。
“麥秋兒”其實應該是麵條的一個變種,但它製作方法要簡單些。
麵粉中加上適量的食鹽,加入約麵粉重量45%的水,然後把麵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之後就放到一個淺口的盤中備用。
等到鍋中的水燒開後,直接以筷子為刀沿著盤著的邊緣,從麵團上按壓分割出一條條,長度約三厘米左右,最粗的直徑約半厘米的麵揪揪。
麵揪揪兩頭尖中間粗,在沸水中如同小魚兒。
手腳快一些的話,盤中的麵團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下水,等到鍋中的麵揪揪全部浮到水麵,這“麥秋兒”就算是煮熟。
期間可以和煮麵條一樣,在其中加入不同的配菜。
晚上除了這道“麥秋兒”,況葉還準備了帶回來的三個肉包。
直到簡修文他們下工回來,他才起鍋燒水,水開後拿起早就準備好的灰色麵團,動作十分嫻熟的下麵揪揪。
把帶著蔬菜的“麥秋兒”舀到碗裡,簡修文他們也收拾自己,連忙過來幫忙端碗。
等兩人把三碗麵食端過去,況葉從陶鍋中取出熱好的肉包,也跟在他們後麵走到飯桌旁。
“這是?”
劉康民和簡修文看到陶碗中的肉包,不由的一愣。
“今天趕集,好久都沒嘗到葷腥,正好這包子可以解解饞。”看到兩人雖然饞,卻沒有直接伸手,況葉從陶碗中拿起包子,往兩人手上各塞了一個。
“之後我還要搭著修文哥你們倆吃飯呢,這菜我之前可沒出一點力,這包子你們不吃,我也不好意思蹭啊。”看兩人雖然接過包子,但還是一直沒動。
況葉拿起剩下的一個包子,挑起“麥秋兒”中的蔬菜,笑著說道,之後還咬了一大口包子。
帶著肉的餡露出來,香氣外露,引人食欲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