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拉再次潛入海底,開始尋找傳說中的昆明魚。
為了體現這是“艦長開飛船找魚”而不是“AI自動駕駛自動定位魚”,目前飛船由烏拉拉手動操控。他也因此再次來到了駕駛艙,手握操作杆,腦子裡腦補著各種高達、初號機、環太平洋……一邊隨口和AI閒聊。
這倒不是烏拉拉忘記了“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的至高真言,而是……
這船也太好開了吧!
由於是在海底行駛,所以現在飛船更接近於潛艇的狀態。
反正這船就挺全能的。上可上天,下可下海。據AI說必要時還可以切換到陸地越野模式,反正就,哪兒哪兒都能開。
如今整顆星球99.9999%的地域都被海水覆蓋,海洋生物也沒有密集到下海潛水也發生車(船)禍的程度。
海洋裡大部分區域,還是比較空曠的。隨便開,根本不會有什麼危險。
“……所以昆明魚主要棲息在什麼位置?淺海還是深海啊?”
烏拉拉正右前方的投影上是一張複原圖。是藍星科學家根據出土化石複原的昆明魚形象圖。
從圖上看,這小東西長得還挺……正常?
至少比奇異高腳杯蟲、維京海盜頭盔蟲(?)什麼的長得正常多了。
它整體已經長得很像現代的魚類。頭是頭,尾巴是尾巴,須尾俱全的。
背上有一片長長的魚鰭,從頭部靠後的位置一直延伸向尾部。
最大的特征是尖。嘴巴很尖,尾巴也很尖。中間的身體逐步加寬又逐步變窄。
烏拉拉覺得,如果把魚橫著放平,那大概是一個扁扁的等腰三角形。
(好的決定了,私下裡就叫你等腰三角形魚吧!)
AI給他發出的資料還不止這些。大段大段有關我國如何發現該物種,為何這是XX世紀最偉大的古生物學成果之類的科普,烏拉拉都耐心看了。
但卻並沒有找到“該去哪裡找昆明魚”的答案。
隻知道是海。
但問題是……現在整個星球上哪兒哪兒都是海。
這說了跟沒說一樣啊!
“這一點,還無法確認。”AI說,“畢竟對於該物種的一切了解都源於化石。很難直接判斷該物種在海洋中的具體棲息環境。”
烏拉拉:“……”
好家夥,這是要他滿世界滿大海地撈針啊。
要知道,昆明魚的體長,大約隻有3厘米。
3厘米!什麼概念!
半截手指都不到!
要不是AI開著輔助掃描搜索係統,烏拉拉就算把眼珠子瞪出來也找到不熬這魚啊!
隻能說,AI還算有那麼一點良心。肯用掃描儀幫忙找……
這有點類似於在單機遊戲裡做任務。
體貼的遊戲設計者會在任務目標上畫個圈,頂個感歎號,告訴你“這就是任務目標,快來啊彆錯過啦!”
而坑爹的遊戲設計者啥都沒有。你就找吧。大隱隱於市,你要麼找,要麼查攻略去吧。
當然,不是說後者不好,這放在遊戲裡固然是增加了遊戲性的。
放在烏拉拉的現實遠古求生裡,可就真的太為難他了。
所以AI為他提供了幫助。
數據庫裡存有昆明魚的各種資料。飛船在海洋中行駛時會自動掃描周圍一定範圍內的生物。
如果找到了疑似昆明魚的目標,AI會提醒他的。
烏拉拉在淺海區域繞了幾圈,始終一無所獲。
其實也不能說完全一無所獲,他見到了不少三葉蟲和奇蝦。這二位在寒武紀算是主流優勢物種了,烏拉拉以前沒概念,現在天天見、滿地見,終於意識到這兩位哥們兒在寒武紀是多麼的普遍。
但是滿地跑又有什麼用呢?
又不好吃!!!
說起這個烏拉拉就一臉怨念。
“哎,再往下去看一看吧。”烏拉拉百無聊賴地撥弄著駕駛操縱杆。
在海洋中駕駛飛船的興奮感,正在逐漸被枯燥無聊取代。
烏拉拉操作著飛船,緩緩潛入更深的地方。
……然後就來到了海底。
“咦,這裡的海這麼淺?”烏拉拉撓頭。
經過這些天的航行,他已經發現,海底並不是平的。
海底其實也有丘陵山巒。比較高的地方會形成淺海,奇異高腳杯蟲這種固著濾食生物就把自己的身體紮根於淺海泥灘裡,安安靜靜濾食海水。
而比較低的地方,最深可達幾萬米——那就是黑煙囪所在的位置,生命的遠古起源。
烏拉拉猜測,如果發生板塊運動,那這些地勢較高的地方就會高出海麵,形成陸地。
到時候他就可以向陸地進發,正兒八經地搞基建啦!
一想到基建文裡主角後期各種物資充沛的生活,烏拉拉羨慕得眼淚都要從嘴角流下來了。
正這麼想著,身旁AI忽然發出提醒。
“檢測到未登記的物種。是否需要停下飛船進行調查?”
未登記的物種?
難道是昆明魚?!
烏拉拉眼睛一亮。
這些天他到處找魚,一路上已經順帶調查登記了很多種寒武紀生物。
這些古生物們也已經以全息投影的形式進入了他的博物館,將寒武紀館建設得有模有樣。
居然還有他沒見過的生物?
烏拉拉趕緊東張西望:“哪兒呢哪兒呢?”
AI:“該物種體型較小。建議艦長穿戴防護服後離船實地調查。”
意思是,太小了,在飛船裡看不清。得下去看。
——那不就更有可能是昆明魚了?!
烏拉拉興奮異常,麻利地換上了防護服。在AI引導下,很快來到了新物種的出現位置。
一片極為平坦、接近海麵的淺海海域。
這個地理位置,放在藍星的話大概就是接近陸地,棲息了大量五顏六色的魚類以及珊瑚的地方。
可惜這個星球還沒演化出珊瑚,不然此時的景象一定十分壯觀。
按照AI的指引,烏拉拉很快找到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