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軲轆慢慢壓在青石板路上,昨夜剛下了雨,路麵積著大大小小的水窪,馬車壓過,發出吱呀的清響。
現在天色已晚,街上行人並不多,但是人群遠遠看到太守的車隊過來,老遠就避讓開道路。虞文竣一路暢通無阻地走到府衙。
也是因了人少,所以無人道奇,虞文竣堂堂太守,回自己府邸何至於走側門?虞文竣看到院牆的時候臉色不覺又肅了肅,他勒馬停在側門前,朝來路隱晦地探看著。等車隊中間的馬車進去後,他才下馬,慢慢走入府衙。
終於回到家,許多人臉上都露出放鬆之意。虞文竣穿著廣袖寬衣,雙手背後,踱步時一衣帶風,舉手投足間都是名士風度。然而等走到馬車側麵,借著自己緩慢的步調,他壓低了聲音對裡麵的人說:“這就到了,委屈公子您了。”
車簾依舊靜靜的,幾乎讓人懷疑裡麵沒有人。過了一會,裡麵才傳來一個冷冷淡淡的嗓音:“虞太守多禮,此後多有叨擾,不必這般客氣。”
這個聲音清冷靡靡,一時竟然分不出男女。虞文竣了然,裡麵這位話說的客氣,但其實是在提醒他,以後不能再叫公子了。
想到此處,虞文竣幽幽歎了口氣。
今年換了兩個年號,年初明武帝病逝,常山王把持朝政,在黨羽的護航下登基稱帝,將年號章武改為光熹。
前頭的明武帝是開國皇帝,他前期英明神武,南征北戰,但是等稱帝三年後,竟也不可避免地染上帝王通病,變得好享樂,窮奢極欲,以及多疑猜忌。
前太子就是私下裡對明武帝濫殺人的行為評判了幾句,竟然就被人告發,捅到禦前去了。常山王是太子的同母弟弟,他趁機聯合近臣,誣告太子對皇帝抱怨已久,早有謀反之心,明武帝本來就暴虐嗜殺,聽到這樣的言論大怒,下令讓人搜查東宮,果真搜出了太子親筆手書的“敕”字。
敕唯有皇帝可書,明武帝廢掉太子東宮之位,還命人將太子子女全部砍殺。象征儲君的東宮一日之內血流成河,唯獨太子的嫡幼子,年僅十三歲的琅琊王慕容簷當日正好在宮外遊獵,未曾被殺戮波及。太子的屬臣聽到這些事後,不顧生死給琅琊王送信,並且拚了性命將慕容簷送出京城,藏在民間。
琅琊王貌美善射,才思敏捷,是明武帝最寵愛的孫子。慕容簷十歲時明武帝還當著眾臣的麵指著他說:“此子最肖朕。”若是尋常百姓,這句話無非是表明長輩對孫兒的愛重罷了,可是在帝王家,這句話就非常有內涵了。
琅琊王失蹤後,常山王曾提出過將其捉拿歸案,但是明武帝都無可無不可地岔過去了。慕容簷失蹤一事,也就此擱置起來,鄴城中人人都知道廢太子幼子還活著,不失有人想將其找出來,可是說到底,誰都不敢放到台麵上。
從去年夏天起,明武帝的身體急轉直下,很快就纏綿病榻。明武帝這幾年一直縱情聲色,宴飲達旦,他身體熬不住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常山王趁機把持朝政,大肆安插黨羽,向來愛權如命的明武帝雖然知曉,但也無可奈何了。
不知是不是人之將死,就容易回憶過去,渴望親情。明武帝在病痛中思念起恭順事孝的太子,以及自己驚才絕豔的嫡幼孫。章武八年冬天,明武帝病重難返,在病榻上下了一道詔書,恢複慕容簷琅琊王封號。雖然他的父親依然是庶人,可是慕容簷的王爵封邑卻全部恢複如初。
等這道詔書被常山王看到,那還了得。常山王忌恨之心愈盛,在鄴城布下天羅地網,就等著慕容簷回來。明武帝自知時日無多,他什麼要費這麼大功夫昭告天下,恢複琅琊王名號?還不是想借此傳達消息,想臨終前再見慕容簷一麵。然而,慕容簷不愧是他們慕容家的種,全天下都能看明白的事,慕容簷卻依然心冷似鐵。他沒有回來,一點點風聲都沒有。
明武皇帝抱著遺憾離世,隨即常山王控製內宮外朝,登基為帝。他登基後,頭一件事就是改了他老子的年號,然後就下令,全國搜捕慕容簷,舉報消息者懸賞百金,親自捉到人者,賜爵千戶。
整個齊朝都因此沸騰起來。
虞文竣似是後怕似是感慨地歎了口氣,去年年末時,聽到宮中詔令,他們幾人不是沒有爭論過。有人主張琅琊王是太子唯一血脈,不宜冒險,然而更多人覺得可憐天下父母心,明武帝拳拳思子之心聞者動容,或許慕容簷應該現身,趁著明武帝愧疚的機會扳倒常山王,為太子平反。兩撥人爭論不休,而當事人慕容簷卻從始至終都很冷靜,不回,不管,不理會。
虞文竣苦笑,現在看來,果然慕容簷是正確的。不愧是皇族人,天生血是冷的,他今年秋天才滿十五歲整吧,竟然比他們這些大人都理智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