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的走到前台,看到葉父便問道:“可是這位老哥想要賣野山參!”葉父端端正正的站在那裡,語氣不卑不亢,絲毫沒有村裡人見到掌櫃的該有的畏畏縮縮。“正是老兒,不知道掌櫃的收不收我這野山參。”
“老哥說的這是什麼話啊,隻要您有藥材,也能保證品質,本店都是要的。”葉父看掌櫃的這個態度,就把放在背簍裡的野山參又拿了出來。
葉父怕有心思不正的人見到自己賣野山參,盯上自己。便把放在櫃台上的野山參收了回去。此時又見掌櫃的誠心的想買。便又拿了出來。
掌櫃的一看,這野山參大概能有五十年的樣子,兩眼直勾勾的盯著那野山參。他在鎮上做了那麼多年的掌櫃的,還是第一次見到五十年左右的野山參。因為鎮子不大,住的大都是平常百姓,也沒有多少人能用到野山參。
就算是需要,他們也買不起,所以一般的藥材都是府城的藥鋪挑選過後才輪到他們。像五十年份的野山參,可能連府城也沒有,他真是撿到了大便宜。他把這野山參獻給東家,說不定他就能去府城當掌櫃的了。聽說府城的掌櫃的已經準備退休了。
自己努努力,說不定他就能去府城乾了。在府城做掌櫃的,因為府城的開銷大,東家體恤。在府城一個月銀子比在城鎮多十兩銀子,這不比在城鎮乾強多了。當即便估算了一下這野山參的價錢。
“若是老哥誠心想賣,我這給你一個公平價,一口價四百兩銀子。”這個價也是超出了葉父的預估價。
所說葉父曾經走過商,但是像野山參這麼珍貴的東西,尤其是這麼大的野山參,葉父還真沒有見過。葉父想著這野山參可能也就是值一二百兩銀子的樣子。聽到掌櫃的報價,當下便同意這樁買賣,於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臨走前,掌櫃的說:“若是以後還有藥材,都可以往本店送,稀奇的東西也行。”
掌櫃的是見葉父身後的葉胥身子站的筆直,一身的書卷氣。他在店裡做掌櫃的也是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沒有誰像葉胥一般有氣度,他往那一站,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便知這野山參應當也是這書生尋得的。才那樣說的。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這新上任的東家,熱衷於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呢。
葉父本來想著是把蜂蜜賣到雜貨鋪,聽到掌櫃的這樣說,便有些心動。若是藥鋪收了蜂蜜,也省的自己去雜貨鋪走一趟了。便轉過身來:“掌櫃的,我這還真有一個稀奇的東西,不知你這收不收。”
掌櫃的本來是就是隨口一說,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的采到野山參的。沒想到麵前的人還真的有,當即便來了興趣。
“什麼稀奇的東西?”
“蜂蜜”說著便把蜂蜜拿出來了。掌櫃的一看是蜂蜜,心想東家應當是喜歡蜂蜜的。
便決定收下這蜂蜜,獻給東家。如若能討他歡心,說不定自己就能升官去府城當掌櫃的。若是入藥也行。葉父見掌櫃的有想要的念頭,便覺得這個蜂蜜應當也是能賣個好價錢的。
“要是您真的想賣的話,我這給您二兩銀子,您看行嗎”葉父來的時候就已經在心裡對蜂蜜的價格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計。見掌櫃的這麼說,也知道掌櫃的給的價格實惠。便同意了。
“成”於是二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三人走出藥房後,葉父對著葉胥夫夫二人說:“你們有什麼想買的就在這逛逛吧,我去西邊看看。家裡的農具壞了,我去看看能不能讓鐵匠熔了再打一套。你們小年輕的就彆去了,在這附近轉轉,想買什麼東西就買,彆拘著自己”“我在城門口那等著你們。”
說著,把賣蜂蜜的二兩銀子給了葉胥。
隨後轉身前往鐵鋪了。
葉父是覺得葉胥既已成家,也算是大人了,就也沒有瞞著他自己去乾什麼了。葉胥不知當下的城鎮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於是憑著記憶帶陶青去了一條賣各種各樣小玩具的地方。
這條街還是學堂裡的學生在班裡閒談時,原身聽到的。聽說那條街賣的東西價格實惠,自家娘子母親都喜歡去那條街買些東西。一眾書生紛紛點頭附和說是自家夫郎也喜歡。
因著聽見東西價格實惠,夫郎娘子都喜歡去,原身便記憶深刻,想著等自己手頭寬裕了,便去給母親和夫郎買些東西。
可原主的願望還沒有實現,自己便穿了過來。也算是幫著原主實現了一樁心願吧。葉胥覺得自家小夫郎年紀小,沒個定性,彆人家的娘子夫郎喜歡的,自家夫郎應當也是喜歡的。果不其然,陶青剛一走進這條街,就被街頭一位老人家賣的用竹條變成的小兔子。
陶青看見小兔子就走不動路了。葉胥牽著陶青的手,還隨時關注著陶青,就等著自家夫郎看上什麼自己付錢。看到陶青此時已經走不動道了。
便知道陶青可能是心動了。葉胥順著陶青的目光看去。這不是在現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嗎?葉胥看著地上擺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還有籮筐,背簍等物品。心中想,這老人家可能主要是賣農用品的,這些小東西可能是專門賣給小孩子的。
便張口問道:“大爺,您這兔子怎麼賣啊”
“哦,你要買兔子啊”
那老大爺見葉胥一身的書生氣,便知道是讀書人,當下納悶,讀書人怎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偏頭就看見葉胥旁邊的陶青,隻見陶青目不轉睛的盯著兔子。往下又看見二人緊緊牽著的雙手,這光天化日之下,怕隻有剛成親的夫夫,才會如此的親密吧。心下了然,便知是這書生應當是為了討好自家夫郎才買的。開口道:“這還是我家小孫子喜歡,我才試著編來的,想拿到集市上碰碰運氣,你們要是誠心想要便給五文錢吧。”
“這東西不像背簍那樣的大物件好編,費了些功夫,便貴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