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拿起一個馬蹄切成兩半,汁水微濺,老大爺:“看,水分充足得很,絕對新鮮!”
確實很新鮮,想起馬蹄的味道便讓人口舌生津,一個奶奶說:“給我來一斤。”
老大爺:“要不要削了皮的,吃起來方便些。”
奶奶:“不要,就買沒削皮的。”
三個奶奶都各自買了一斤,林易也湊上去說:“我也要一斤……慈姑。”
他以前隻知道馬蹄還有個名字叫荸薺,倒是沒聽過慈姑這個叫法,才出口的時候還覺得不適應,第二次開口卻已經習慣了。
“大爺,你們一般怎麼吃慈姑啊?”
老大爺:“不就是當水果一樣吃嘛。”
他提著杆秤,秤砣往後挪,保持平衡後,把稱提到一個奶奶麵前:“看,一斤哈!“
旁邊已經提著慈姑的奶奶對林易說:“當水果吃可以,還可以拿來燉湯,買點排骨,放慈姑,再放點薑,燉四十分鐘,湯都是甜的!”
另一個奶奶說:“還可以包餃子!”
她看著林易買的肉:“坐墩肉,就適合包餃子,把肉宰爛,加蔥薑水,再放慈姑,你還買了包包白(包菜),也可以放點包包白,包出來的餃子好吃得很。”
林易笑著點頭:“好,我回去就包餃子。”
奶奶欣慰點頭,正要開口,手上傳來動靜,低頭看去,一隻小手在拉扯她手中裝慈姑的袋子,林易也看到了,趕緊挪開小來的手,說:“小來,這是奶奶的慈姑,我們的爺爺還在稱。”
奶奶倒是拿出一個慈姑塞到小周來手裡,“小寶貝,給你吃。”
“不,不用。”
林易趕緊攔住了奶奶,“我們買了。”
這時候,賣慈姑的老大爺把林易買的一斤慈姑稱好了,見此,奶奶也不堅持。
另一個奶奶看著小周來,有些詫異:“這娃兒看起來三四歲了吧,怎麼沒去上學?”
小周來上廁所不會脫褲子的事情總不能隨處說,林易道:“他還小,不急不急。”
這話一出,三個奶奶都正色起來,給小周來慈姑的奶奶說:“你這個想法要不得,孩子都三四歲了,沒幾年就要上小學了,上幼兒園的三年很關鍵的!”
“在幼兒園,老師要鍛煉這些孩子的注意力、耐心這些,在幼兒園練好了,到了小學才會乖乖聽課,老師講的內容才聽得進去!”
另一個奶奶:“對,你想想,要是上了小學,自己家的娃兒在課堂上還亂動,老師講什麼都不知道,成績能好嗎?”
“一年級成績一差,字認得就比其他孩子少,上了二年級怎麼跟得上?一步差步步差!”
“幼兒園很關鍵的!”
回到了福利院的院子,林易腦子裡都還回蕩著三個奶奶的話。
實話實說,林易沒有上過幼兒園,在末世,牆內的普通人能勉強糊口都不錯了,哪裡還有閒錢送孩子去讀看起來沒什麼用的幼兒園。
而牆外的人,比起牆內人更慘,能活著就很好了。
至於他,從小就跟著爺爺爸爸學做菜,沒那個時間去幼兒園。
所以他是真不知道原來讀幼兒園還有這麼大的作用。
看向站在旁邊的小周來,他竟然從灶台上拿到了一個慈姑,正啃得歡。
林易趕緊伸手從他手裡把慈姑給拿了出來,小周來嘴角流著晶瑩的口水,呆呆地看著他,發現他搶了吃的,沒有還給他的意思,齜牙嗚嗚叫了起來。
林易當然不可能被這麼一個一口乳牙的小崽子給嚇到,把沾了口水,且被啃破了皮的慈姑放在灶台上小周來夠不到的位置,裝在袋子裡的慈姑也往裡挪挪。
慈姑的味道清甜脆嫩,的確可以當水果吃,但這玩意兒長在泥裡,生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能不生吃還是不生吃的好。
他看向小周來,慢慢解釋:“慈姑,我們待會兒包餃子吃,生吃肚子裡會長蟲,所以現在不能吃。”
小周來還是嗚嗚叫著,有些時候,小孩兒就算能聽懂,也不願意接受,俗稱耍賴。
林易給他剝了個橘子,看到他手上有吃的,小孩兒立馬不叫了,眼巴巴地盯著他手裡的橘子。
蹲下身,看著眼前的小孩兒,把橘子放在二人之間,擋住小孩兒的手,林易說:“小來,我們打個商量,從現在開始,你想尿尿的時候先脫褲子好嗎?”
小孩兒看看他,接著盯著他手裡的橘子,把橘子分了一半給他,小孩兒立刻大口吃了起來。
所以這孩子把他的話聽進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