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照慧眼獨具,察覺了京口在建康與會稽之間的樞紐地位,首倡“靜鎮京口”之議。
他在京口、晉陵一帶,安置那些不願賣身為世家部曲的渡江流民,又從三吳地區運來糧穀,支持京口軍民的生計,如此籌謀了多年,終於將京口建設成了關係建康安危的重鎮,使之足以與上遊抗衡。
自此以後,江左朝廷,便形成了荊州與中樞、上遊與下遊之間“荊揚相峙”的局麵。
而高平郗氏,也在京口深深紮根。
幾年之後,江南發生了一起流民帥造反的動亂。
那時叛軍直逼台城,而京口去賊密邇,在城孤糧絕的困境下,難免人情動搖。
危機之下,郗照設壇場,刑白馬,大誓三軍:“今主上幽危,百姓倒懸,忠臣正士誌存報國。凡我同盟,既盟之後,戮力一心,以救社稷。若二寇不梟,義無偷安。有渝此盟,明神殘之!”1
這是郗照一生最為光輝的時刻之一。
郗歸曾告訴謝瑾,她還是孩童之時,就曾伏在郗岑膝頭,聽他講起祖父登壇慷慨、三軍爭為用命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的結局卻並不美好。
平叛之後,功勞卓著的郗照被封為司空,位列三公,加侍中銜,更封南昌縣公。
然而,沒過多久,郗照就被建康城中的世家參了一本,解了八郡都督之職。
那一年,謝懷親自教授五歲的謝瑾讀《春秋》。
謝瑾問父親:“‘王貳於虢’何解?《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豈可稱天子貳於臣下?周平王不過削減了鄭武公些許權力,怎就落了個堂堂天子與諸侯交換質子的結果?”
謝懷默然不對,猶豫了良久,方才開口答道。
“於鄭武公這樣的霸主而言,進比退容易得多——進,或可加官晉爵;退,便是萬劫不複。形勢如此,由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