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子差不多搭建好以後,剩下的那些淤泥就不能太過隨意了。首先得把淤泥中的小碎石、枝葉之類的全部清理出來,儘可能剩下土質比較細膩的淤泥。
清理淤泥是不太費體力的事,剛好小野人們也勉強吃飽喝足,在壹號的看管下沒敢亂跑,蹲在那些泥石旁邊就開始清理。
差不多清理乾淨之後,夏禹又感受了一下淤泥的乾濕度。感覺差不多時候,夏禹第一步是還是揉泥,差不多揉成團了之後則是摔泥。
從他看的基建指南上來說,摔泥是尤為重要的一步,摔泥能夠將稀泥沙中間的氣泡祛除,在燒陶的時候不至於陶器出現裂縫碎裂。
摔泥的活說累不累,但對夏禹這樣的小孩年齡來說,還是一件比較累人的事,但接下來都是精細活,夏禹得自己上場了。
等把泥摔到軟硬合適,夏禹胳膊已經有些酸軟,不過夏禹也沒歇息,而是揉了揉胳膊直接開始製作陶碗。
這幾天他攝入水分並不多,迫切的想喝口熱水。
第一次製作陶器,夏禹並不敢想象他立馬能做出大量的陶罐、陶鍋出來,萬事開頭難。今天燒陶之後,到時候但凡有製作出幾個可以用餓,夏禹已經覺得很可以了。
因為缺乏工具,在手動的情況下製作陶器,夏禹選擇堆坯的方式。堆坯的方式就是先做底,確定大概需要做多大的陶碗之後,就揉捏製作多大的底。做好底之後,則是慢慢將泥土搓成條,隨後將泥土條堆在陶碗底上。
如此反複,把泥土條堆到自己的滿意的高度,最後則是順著堆好的泥土條碗壁開始慢慢用手輕輕壓製,使碗壁越來越薄,大小也越來越合適。
第一隻陶碗做出來之後,夏禹又一口氣做了四五隻碗。到後麵順手了之後,更是做出了兩個肚大口小的水罐,還有一個底盤比較大,但碗壁比較短的類似平底鍋這樣的陶器。
這些做完後,壹號搬來的淤泥也用的差不多了。
夏禹沒讓壹號再去搬來一些,而是把這些陶器放到一邊進行陰乾,之後才能進行最後一步——燒陶。
等待陰乾的過程,夏禹抬手招呼壹號跟三個小野人過來。壹號從剛才開始就一直安靜的看著夏禹忙碌,小野人沒事的時候則呆不住,一直在附近亂躥。
難得現在有空閒的時間,夏禹就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大猴三個跟壹號,張大了嘴巴發出聲音,“——夏——禹——”
夏禹摸著自己的喉嚨,又指著自己的嘴巴,一遍遍地叫著自己的名字。
沒有可供交流的人,這種日子實在太難熬了。夏禹不追求這些野人們能學會標準普通話跟他流暢交談,但至少能叫叫他的名字。
壹號跟小野人們並不排斥夏禹的教導,反而也摸著自己的喉嚨跟嘴巴,試圖發出跟夏禹一樣的意思。
但可惜的是壹號的聲音到了嘴巴,就從‘夏’字發音變成了‘嗚啊’,三個小野人的狀況也差不多。
他們的喉嚨是可以發出聲音的,但語言係統還處在一種十分簡單的狀態,喉嚨配合舌頭發出複雜的語音,他們很不適應。
好在這裡已經不是快節奏的現代都市,來到了這樣一個原始時代,夏禹現在覺得一切都可以慢下去了。
這裡沒有工作,沒有燈紅酒綠,這裡隻有今日、明日...以及很多個明日,該吃什麼,怎麼獲得食物這樣一個唯一的生存問題。
所以夏禹很耐心,他甚至做好了教這些野人一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現在一時的不會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