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是新亭的貢瓷,新亭的‘海棠紅’!”隻有將窯口規模做大,才能達成她心中所願,但柳令襄知道,隻憑柳家,那是很不足夠的,那麼,賭上整個新亭呢?
柳令襄不禁心潮澎湃,繼續讀信,看到後麵父親的囑托,稍微清醒了一些。
秋水察言觀色,問道:“小姐,大爺在信中說了什麼?”
柳令襄將信收起,說道:“爹爹說,李老夫人生了急病,延請新亭當地的大夫,卻全束手無策。爹爹他而今是商會會長,出於關懷,要我在京中幫忙多方打聽,倘若有朋友結識名醫,希望能夠代為介紹。”
秋水自以為猜到原因,說道:“小姐不喜歡李家人。”
柳令襄搖頭說:“對於李家的人,我當然是沒有半點好感的,不過,我如今麵對的隻是一個病重的老太太,談不上說喜惡,但如果我能幫上一點忙,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然而,父親明顯有言外之意。要知道柳家在京城幾乎沒有根基,要認識名醫,從何談可能?除非……找彆人幫忙。而這個彆的人,顯而易見是十一皇子。
其實向十一皇子開口尋求幫忙,對柳令襄來說並不艱難,不過令她反感的卻是,父親總是有意無意地安排她與十一皇子相處。仔細一想,在新亭時就有跡象的,以前沒有察覺——即便察覺了,大概羞惱一陣,也就過去了——但不知為何,她現在卻越來越難忍受這種長輩的“撮合”,為此,近日十一皇子約她外出遊玩,她都找借口推辭了。沒去,顯得她很“不識好歹”,所以,即使麵對秋水,柳令襄也無法吐露真言。
柳令襄想了想,先道:“叫人看看談尚書走遠了沒有。”寧肯叨擾談蔻,於她而言,橫豎是債多了不愁。何況,談蔻在京中頗有人脈,聽到他們急尋名醫,便給介紹了她祖父的故交,一位曾在太醫局任職過的老大人。
那位老大人早致仕在家,輕易不再出診,聽說李簾靜曾多次拜訪,都被他家人拒之門外,連麵也未曾見到。為著李家這事,柳令襄忙前忙後,好在有談蔻的牽線,老大人總算答應先過問李老夫人的病情與當地大夫的應對。不料,他聽完之後卻連連搖頭,說道:“此病發作前緩後急,開始隻當作是小病治療的話,往往延誤生機。況且兩地距離千裡,恐怕病情早有變化,這樣吧,老夫派幾名弟子趕赴新亭會診,其餘的,隻能儘人事聽天命了。”
這話雖然隱晦,但在場的人都聽得明白。柳令襄悄悄張望李簾靜,隻見他麵色微白,但還勉強鎮定還禮:“多謝老大人。”
回到府中,柳令襄給父親寫信,告知今日情景。關於李老夫人,她隻在去年給她拜壽的時候短促地見過那一麵,記憶中是個雙頰微赤的麵相和藹的老太太。想到她久病在床,情形不容樂觀,柳令襄也有些許的傷感。閒餘時,在信中同範渺渺講起,說到李簾靜,不免一陣唏噓,因為若是李老夫人不幸亡故,照本朝的律令,直係子孫需得辭去官職,回到祖籍居喪一年。
柳令襄平時與李簾靜並不熟識,但回想他讀書考仕途的這一路,被人嘲笑過出身,看低過才識,甚至後來被迫背負了幾條人命……詬病不少。與旁人相較,確實是萬分的艱難,柳令襄不禁感歎他波折的經曆。
“說到這個話題,最近在京中,另有一位的際遇更加的離奇不凡。”柳令襄有意賣了個關子。但看她若有所指,範渺渺還如何想不到是誰?她苦笑作罷,繼續看柳令襄寫道,“前陣子引滿京城注目的奇聞,近日終於揭曉了答案。你猜來龍去脈又是如何?原來當日英王聽了雅樂,念念不忘,命樂工連夜默寫了譜子,正巧王爺府上有一位美人擅彈古琴,為討歡心,日夜刻苦練習。某日作宴,美人興起,當眾彈此一曲,人人競相誇讚,卻有一位小姐不合時宜地在席下發出輕疑之聲。見眾人紛紛側目,那位小姐指出疑慮,說道,‘古琴內斂,彈到此曲的高亢之處,未免缺少意味。’美人就問,‘那麼依你之見,該用什麼樂器最好?’那小姐很篤定地道,‘該用短笛’。眾人嘩然不已,美人卻是暗暗吃驚,因為旁人並不知情,但她自己當日卻曾在場耳聞,知道那位至今未尋到的神秘人,正是用短笛吹奏的此曲!”
範渺渺也很吃驚,簡單聽過曲調,就能指出樂器的優劣所在,實乃其中高手。她往下讀信,柳令襄正寫道:“美人對她一陣褒獎,又問她如何能夠辨識?那小姐含笑說,‘非我高才,實在是我曾經聽過此曲,是出自於笛音,所以今日偶然聽聞古琴同聲,一時訝異,便出了醜。’寫到這裡,我想,你該已猜出那位小姐的身份了吧?”
曾與晏莊同奏,聽過他笛聲的,當今除了陶小姐,還能有誰?興許是怕她會無緣無故地惱怒,柳令襄很快揭過這節不提,談到後麵:“英王邀請先生登府為他吹奏,先生每次如約而至,卻堅持要換上樂師的衣裳,方才演奏,離府後卻又隨手丟棄。英王不解,問他何故如此,先生不卑不亢地說,‘王爺既然看重的是仆的樂藝,仆便作為樂師,報答王爺的知遇之恩。’聽出他言外之意是怪自己大材小用,英王非但不驚不怒,還向他虛心請教,先生先是收好短笛,退去樂師的衣裳,隨後便立於堂上談笑風生,應答如流,英王自知誤用人才,趕忙下座,跟他賠禮道歉。近日京中一直熱議此事。依你之見,如何?”
範渺渺擱下信,微微一笑。這故事看上去像是晏莊搭起戲台,毛遂自薦,實際演戲的那個,自始至終卻是英王而已。因為經此以後,英王殿下求賢若渴的決心、知人善用的態度,將被廣為流傳。
英王安分久矣,此舉招賢,是明晃晃地向皇帝、太子以及全天下宣告他對儲君之位的覬覦。聯想到這也是晏莊的圖謀,範渺渺為此暗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