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詩句(2 / 2)

穿越考科舉 桃花白茶 4612 字 8個月前

這話說的,更像是大人在包容小孩。

氣得安小河直接離開。

安大海倒是習慣了。

彆看他比紀元大三歲,身量也比他高許多,卻已經習慣聽個頭更小年紀也更小的紀元。

沒辦法!

誰讓紀元聰明啊!

四月份一天,天氣更熱,日頭也愈發長了。

紀元平時放的三頭牛,陸陸續續拉出去乾活。

安大戶那邊還好,他每天去打掃牛棚,攪拌飼料,依舊管著三頓飯。

但紀三嬸紀三叔那邊,以他不用每天放牛為由,把每日兩個銅板給扣下。

聽說他們準備再出點錢,送十三歲的紀利去縣城當賬房學徒。

之前想讓紀元過去,斷他科舉的路,既然沒斷成,還是繼續給自己兒子鋪。

紀元見此也明白,當初這兩位說送他去當學徒,估計也是故意搗鬼,畢竟真的能去,紀利早就去了。

何必現在還要去送禮。

不過現在跟他沒有關係。

一天有三頓飯,每日讀書習字,加上他之前買的筆墨紙張,已經足夠了。

紀元背書之餘,也勤寫文章。

他自己家裡的院子,被他收拾出來,鋪了沙子,先在沙子上寫一遍,再謄抄到紙張上。

這樣既省紙,還能多練習。

不知不覺中,紀元的個頭也長高不少。

整個四月過去,他的成績依舊是私塾裡的第一。

這次考試他斟酌再三,沒有寫出“驚世名句”,還讓趙夫子微微失望,私下還讓他把咬定青山不放鬆這首詩給填完。

要說填完。

那確實可以。

《竹石》他倒著都能背。

隻是不太合適。

紀元下苦工夫讀書,安小河安大海也是如此。

安小河終於把背默給提上來,四月的考試拿了第二。

這下安大海的母親開始著急。

三個人的學習進度,很快甩開彆人一大截。

整個衝刺班裡,也隻剩下他們三人。

其他學生心服口服。

彆的不說。

他們三個人每天的課外作業至少兩篇解意,還有大量的默貼。

按照趙夫子的話來說,就是給他們找找手感。

以他們現在的程度,隻要能背誦,接著解答出其中的意思就行,自己的想法暫時不用多寫。

翻譯一下便是。

背誦原文,隨便抽出一句說出其中意思。

說起來簡單是吧?

四書中,最開始學的《大學》,一共一千七百五十三字。

感覺還好。

接著是節選出來的《論語》,一萬三千多。

後麵兩本,《孟子》三萬四。

《中庸》好點,三千五百多,偏偏中庸最難理解,以朱子所說,那便是:“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現代人背古代的詩詞,背誦默寫理解意思,加上鞏固記憶,也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詩詞才幾個字。

這些加起來,可有五萬多字。

學吧,什麼叫學無止境。

三月默貼時,趙夫子還選了好背的來默。

後麵會越來越晦澀。

四書義題倒是暫時擱置。

背誦全文,加上理解意思,就可以了。

紀元跟安大海也說過:“讓咱們做四書義題,就是殺殺大家的威風。”

現代考試的時候也有這種情況。

頭一次考試,給個極難的卷子,讓大家“吃吃苦頭”。

等心安了,靜下來了,再給適當的內容。

趙夫子向來如此,師道甚嚴。

若不是為了讓他們考縣學,估計會讓他們學得更加紮實。

這才是一切科舉的根本。

五月,紀元靠著小黃繼續背書,正好翻下一頁,長大不少的小黃動了動。

隻聽撕拉一聲,紀元心道不好。

本就小了許多衣服,這下徹底完了。

要知道,這衣服是小紀元娘親做的,至今為止已經三年多。

小是一回事,破又是一回事。

紀元一邊看著半拉衣服破開,一邊小聲嘀咕:“怪不得大家不愛洗衣服,衣服洗多了,確實容易破。”

紀元手提著衣服,正好被路過的安長孫跟紀利看到。

紀利要去縣城當學徒的事傳開後,他更是不學了。

天天跟著村長孫子安長孫一起,再帶著村裡不上學的孩子們玩。

他們雙方原本就相看兩厭,兩人在家中,天天被家長念叨紀元學習有多好。

這次找到取笑他的機會,全都誇張地捧腹大笑。

“大家快來看啊,放牛娃的衣服破了。”

“快看!他的褲子都不能遮住小腿!”

紀元翻了個白眼,直接把上衣往肩膀一搭,抬了抬自己小腿:“你們懂什麼,知道什麼叫七分褲嗎!”

“府城都流行的!”

府城流行?

正好過來跟好友此行去府城的黃先生抬頭看了看。

原本隻是小孩吵架,沒想到一眼看到那日在書鋪見到的破衣小童。

黃先生對他原本便印象深刻,這下更是覺得不同。

紀利安長孫等人還要笑話,就聽旁邊有個秀才打扮的儒雅中年笑嗬嗬問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可是你這小童作的詩句?”

紀元自然認識這位黃先生。

他文抄公的一句話,怎麼縣學的先生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