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大禍臨頭
一九六六年,杭城,冬。
窗外下著鵝絨般的大雪,一陣凜冽的冬風吹過,將一朵又一朵的雪花打向窗櫥,零散飄落在被曬得褪了色的紅色油漆窗框上。
透過玻璃往裡看,窗邊靠著一張一米五左右的大紅木架床,床柱上頭雕刻了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紋。
紅木的光澤感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而此時的床上正坐著一人,一張雪白的小臉蛋似乎因這寒冬而顯露出了一絲蒼白感來。
鏡中的紀香蘭有著飽滿的額頭,一對遠山眉顯得鵝蛋臉小巧精致,瓊鼻高挺下便是那不點而紅的小嘴。
這張嬌美又帶了點迷蒙的臉蛋,此時正皺著眉頭。
因為此時的紀香蘭卻非彼時的紀香蘭,她穿了。
就在十分鐘之前,腦袋裡碎片記憶湧入,一股強烈的眩暈感讓她幾欲嘔吐出來。
她手上正拿著一個紅色塑料的圓形鏡子,鏡子背後還貼著大紅花的彩色圖片。
微微偏頭照了照自己的臉肯定道:“是我的臉。”
紀香蘭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臉是她的,但是地方卻不是。
床上墊著兩層厚厚的軍綠色打底棉被,目光停留了片刻後,她又扭過頭去看著床鋪旁邊的梳妝櫃。
梳妝櫃是用棕紅色的梨花木所製,木頭的光澤有著歲月沉澱的光澤感,木頭的潤澤感很好,看得出來平日裡有用鬆油保養著。
桌上還擺著一個印著蘭花花紋的紅色鐵皮水壺,櫃子上的鏡子明顯有著粗糙感,和她原本房間的電子鏡子不是一個級彆的。
她的目光緩緩抬起,落在了梳妝櫃旁邊的牆上,上麵貼著《劉三姐》的畫像,一個妙齡少女穿著紅彤彤的黎族服飾,頭上戴著一頂竹笠,正巧笑顧盼地看著山的另一頭。
紀香蘭腦子裡卻清晰地知道,這是“母親”杜初春幾年前邁著她那雙“三寸金蓮”牽著她的手去梨園看的這劇,看完後還特意為她討來這宣傳報貼在房裡的。
她鎮定地梳理著腦海裡多出來的記憶,目光掃到畫像下掛著一本小小的日曆。
估摸六寸的大小,上頭還有曆年春聯筆錄,還有著一句時代特色的話語。
看著略微熟悉的場景,她連連擺手,“不不不……”
如果一開始她覺得這些場景熟悉又陌生的話,現在她似乎知道這是哪裡了……
現在是1966年12月10日,而她——紀香蘭,穿書了,從2222年到1966年,隻用了睡上一覺的時間。
這穿的還是她最近才看完的一本,以首富回憶自己的發家自傳為原型所創造的小說。
幸運的是,她是這名首富的未婚妻。
不幸的是,她似乎是一個會早死的配角……
紀香蘭:“???”
這……
離譜離譜,離大譜了。
故事始於六十年代。
她與男主的早死未婚妻紀香蘭同名同姓,而更為巧合的是書中紀香蘭父母的名字更是與她現實中的父母同名。
就衝這一點,怎麼也要翻下去。於是帶著點諸多巧合的同理心,她看完了整本自傳體創作小說。
書中的紀香蘭出身書香門第,生她的時候母親難產,幸虧最後母女平安。但是再也不能生育,所以紀家也就她這麼一個女兒。
爺爺是留洋的大文人,回國後更是被評為了一級文學教授,又加入了中科院學部委員會,每月的工資高達445元。
這在當時來說,文藝級彆可比行政級彆的工資高不少,更彆說是一級教授了,有的省連一個文藝人才都沒有。
條件差一點的普通老百姓,不過一個月8塊錢的夥食費。
所以爺爺盼著紀香蘭的父親能棄理從文,而奶奶是紀家祖傳的草藥世家傳人,她則慫恿紀景和要遵從本心。
她本意是想紀景和跟她學醫,日後好繼承中藥學衣缽。
奈何兩老的算盤都落空,父親紀景和打小無心繼承衣缽,一心從政,就連興趣也是修修鋼鐵機器,打打家裡的一些家具,那是和醫藥是半點關係都沒有。
家中沒有法子,隻能娶了門當戶對的母親杜初春來學習草藥。
可惜的是母親也對草藥不感興趣,偏偏醉心一些花花草草。
後來奶奶便一病不起,為圓她老人家的心願,書中的紀香蘭即便是有些大小姐脾氣的通病,也願意為了奶奶此後一心學醫。
在奶奶彌留的那幾年,虧得紀香蘭冰雪聰明,多少還是學到了一些本領。
草藥理學雖不至於青出於藍,倒也勉強說得過去。隻可惜未來得及參透針灸之術,奶奶便駕鶴西去,徒留眾多醫學筆記手冊於紀家。
奶奶走後不久,爺爺也在六十年代初期那三年特大自然災害中為伊消得人憔悴也隨著去了。
此時紀香蘭所處的時期,應在杭城的中醫藥大學就讀二年生。
她有些頭疼閉上了雙眼,理了理腦海中的記憶後,她差點一個鯉魚打挺起來。
紀香蘭:“……”
她還忘記一件事。
同在中醫藥大學就讀的未婚夫宋成,是她對宋成是一見鐘情,繼而死追猛打追求了他兩年,才打動了他。
記憶中的聲音是那樣的“震耳欲聾”。
“你說你們兩人想要定親,作為父親的我希望你考慮清楚。一旦愛情裡你是卑微的那個,你就注定了在這段關係裡對他諸多妥協。”
記憶中,紀景和曾對自己這麼說過。
但是她一心非他不嫁,多次跪求紀景和的情況下,最後二人先訂了婚。
書中穿插的關於宋成說過的原話——
宋成:“紀景和見我憨厚老實,也算是正經人家,他說他也不是非得門當戶對的腐朽思想,希望我能對他的掌上明珠多加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