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先皇因思以成疾 驅寡母見財起歹意^^……(2 / 2)

貞觀初,雖然社會有了很大發展,但是百姓生活還是很困難,所以有很多人來領義糧,消息傳開之後,人數也是越來越多,義糧發放的第三天武家兄弟看人越來越多,就開始舍不得,就想暫停發放義糧,楊氏道,這樣做是在為武士彠積善行德,不必在意著一點小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不說也罷,說了武家兄弟滿腹牢騷,眼看著仕途就到頭了,餘慶在哪裡,但是兄弟二人還是不敢說什麼,二人從小寄人籬下,其實還是有些唯唯諾諾的,雖然對楊氏沒有感情,但還是顧忌母子輩分的。

這件事傳入長兄武士棱耳中之後,馬上找來了二人教訓道:這樣做就是在敗家,武家雖然小有富足,但糧食還是有底的,比不得楊氏,大門大族,既然這樣,那就讓楊氏自己出糧食吧,元慶元爽聽了以後隻能告訴楊氏大伯不讓發放義糧了,但是楊氏並沒有在意,雖然都是武家,但糧食是自己的,不關旁人的事。武士棱其實還是在記恨楊氏當年在武士彠身邊的枕邊風,認為如果武士彠當年聽自己的話武家現在隻會更有榮華,現在這樣不上不下的局麵完全是楊氏導致的,完全忘了當年他鼓動武士彠投靠太子的事情,現在看楊氏來到了武家,再看眼前武家人在官場即將走投無路的下場,想起這些年楊氏完全對武家發展的阻礙,就滿心的憤恨,認為是楊氏毀了武家。

武家人和楊氏的矛盾主要是對於武士彠從政理念的不同,武士棱為了武家更加快速的發展,想法更激進,而楊氏和武士彠自己因為是當事人,就要謹小慎微的多,這樣就影響了武士棱對於武家發展的期望,現在武士彠去世了,武家的前途榮辱全係與武士彠一人,武家未來恐怕是一片灰暗,所以武家恨不得把氣都撒在楊氏身上,和楊氏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隻是楊氏此時還沒有想這麼深入,就跟武家不能理解她和武士彠一樣,她也不是武家的當事人,她也不能理解武家的想法,

前麵說過,楊氏出身前朝宗室,弘農楊氏(弘農楊氏是名副其實的千年世家,隋朝是楊氏的頂峰,成為了皇家,隋亡後楊氏也從來沒有真正退出曆史的大舞台,隻是換了一種形式來生存,後來的楊貴妃也是出自弘農楊氏,發展到宋朝也有楊家將,楊氏世家的傳承甚至到了近代),雖然楊氏出嫁了,但楊氏的姓氏不會改變的,此時楊氏的一個堂兄楊師道是太宗五妹桂陽公主的丈夫,時任太常卿,這些年武士彠也多得益於這一層關係,所以深得皇室信任,但是武家其他人顯然得不到這樣的幫助,一來是和楊氏不和,二來武士棱也不認為楊氏會在這件事情上幫助武家。

發放義糧第四天,武士棱看見楊氏還要發糧,更加認為這是楊氏對於自己權威的無視,所以馬上叫上了自己的兒子武懷運,還有二弟武士逸和侄子武惟良把楊氏堵在了放糧現場,不讓放糧,理由是楊氏放糧沒有經過他這個武家族長的同意,楊氏當時氣得不行,看著氣勢洶洶的武家眾人,隻得抱著三個被嚇壞的女兒,沉了沉氣對武士棱道:“大哥,這是在為士彠積德,也是在為武家行善。”但是武士棱不為所動,楊氏見這樣很無奈,這些年楊氏和武家不和,所以儘量少有往來,現在武士彠去世了她也不想家醜外揚,所以把眾人請進家裡商量,武士棱隻是告訴楊氏不許再發放義糧,因為這些糧食是武家的財產,楊氏說這事自己家的糧食,自己有權利處置糧食,武士棱表示這些事情應該由武士彠的長子決定,也就是武元慶,武元慶哪裡敢忤逆武士棱的話,隻是說以大伯的話為主,楊氏哪裡會想到武家人這樣,連為武士彠做法會的義糧都不出,但是楊氏還想繼續發糧,隻能問武士棱怎麼才能答應自己的請求,武士棱表示武家的糧食也是錢買來了的,如果楊氏還想放糧的話那就花錢來買,其實武士棱是看上了武士彠為楊氏留下來的錢財,楊氏沒有辦法,她沒想到武士棱居然是這樣的居心,但是武士彠為官清廉,哪裡有那麼多的錢財,最後楊氏還是把積蓄拿了出來,武士棱才勉強同意楊氏繼續放糧,這是楊氏回到武家以後經曆的第一件事。

楊氏發放義糧的時候很多百姓都感恩戴德,這多少緩解了楊氏的難過,每次放糧三個女兒都會跟楊氏一起,大女兒武順和二女武照幫楊氏放糧,小女兒在邊上看著,她發現有一個跟她差不多大的穿的像個小乞丐的小男孩每天都來領糧食,但是因為人小個子矮,所以每次都隻能被擠到後麵,有時候糧食完了都領不到糧食,武卿嬋看見了就會跑回家從家裡拿兩個饅頭出來給小男孩,小男孩也不說話,隻是看她幾眼就跑了,每次都這樣,七天放糧結束之後小男孩還是偶爾會過來,武卿嬋都會給他東西。

另一邊武家兄弟以為楊氏手裡一定有很多武士彠留下的錢財,所以想辦法來索要,還有二人的堂兄武懷運、武惟良,不是今天家裡房子漏水了就是誰誰生病了,每次楊氏沒辦法隻能給兄弟兩,但是錢總有坐吃山空的時候,武家幾兄弟見楊氏開始還給錢,後麵給的錢少了不說還都是說教他們,就越來越不耐煩,慢慢地對楊氏也開始出言不遜,冷言冷語,對楊氏三女多有欺負,這些事武士棱看在眼裡也隻是縱容不加約束。

楊氏沒有辦法,隻能每天忍氣吞聲,因為她還是怕家醜外揚,她不希望這些事在武士彠去世之後影響他的名聲,日子隻能慢慢挨過去,隻是難為了女兒們跟著她一起受苦,好在大女兒已經有了婚事安排,想起這些楊氏就忍不住流淚。

楊氏的女兒們哪裡想到過自己的生活會在父親武士彠去世後變成這樣,之前家裡雖不富裕,但武士彠作為一州都督,在哪裡都被人以禮相待,孩子們每天都是無憂無慮的,沒想到現在卻需要嘗儘人間的人情冷暖,好在女兒們也都很懂事,知道幫襯著楊氏過活,因為武家兄弟經常來要錢,楊氏手裡又沒有什麼錢財進項,所以隻能和女兒們日漸減少開銷省一點小錢,日子一天不日一天,就這樣天氣越來越冷,武家給楊氏住的屋子本來就是年久失修的老屋,夏天還好說,冬天就不行了,楊氏隻能賣了一些用處不大的東西買碳來取暖,但還是四下漏風,隻能去求著元慶元爽來修一修屋子,卻沒想到會被武懷運和武惟良嘲笑,說楊氏隻為武士彠生了三個女兒,以後都是會嫁人的,都是外家人,楊氏也隻是武士彠續弦跟元慶元爽並沒有什麼關係,楊氏也從來沒有養過兄弟二人,所以二人沒有必要贍養楊氏,楊氏沒想到武家人見自己沒錢之後這樣對自己,這能無助的回到住的地方,大女明則見楊氏尋人無果隻能安慰楊氏道:“娘,我們擠擠就沒事了。”其實是不想楊氏再受武家兄弟冷言冷語,母女幾人在武家的處境除了小女兒,武順和武照都明白。

北地的冬天是寒冷的,母女四人晚上隻能擠在一起慢慢挨過去,白天的時候楊氏也會帶著大女和二女去外邊撿一些木材,這樣還能省下一些碳,這天母女三人又出去撿木材,家裡隻有小女兒武卿嬋一個人在家,武懷運和武惟良偷偷摸摸地過來,武士棱一直認為楊氏肯定還私藏這武士彠的錢財,武士彠為官多年怎麼可能沒錢呢,可是楊氏很明顯不想拿出來,就暗中讓兒子來偷偷地查看,二人進屋之後就開始翻箱倒櫃,武卿嬋看著他們問:“你們在找什麼?”二人也不搭理武卿嬋,結果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一小包首飾,他們喜出望外就想拿走,武卿嬋趕緊拖住他們說:“你們不要拿走,那是姐姐的嫁妝。”邊說著就拖住了二人,但是哪能拉得住,武惟良推開武卿嬋,武懷運就埋頭往外走,眼看二人就要走出院子,這是旁邊就衝出了一個人影,是一個小乞丐,就和拿著首飾的武懷運扭打在一起,武卿嬋一看也趕緊跑過去,邊哭邊說道:“這是姐姐出嫁的嫁妝,你們不能拿走,還給我。”

這是外出的母女三人回來看到這一幕,也趕緊跑過來,小乞丐還在地上死死地抱著首飾的包裹,武懷運二人見事不可為,也知道自己無理可占,狠狠地踢了幾腳道:“你們不是武家人,住著武家的房子,難道不出房租的嗎?”這時武元慶武元爽兄弟聽見了也跑了過來,武士棱也過來。

武卿嬋趕緊拉起小乞丐,跑到楊氏身邊道:“娘,他們來偷姐姐的嫁妝。”

楊氏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聽女兒說武家兄弟要偷大女兒的嫁妝,也是很生氣,這時看到武士棱過來就問:“大哥,我們母女已經沒什麼錢了,這是明則的嫁妝,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做!”

武士棱知道楊氏私藏財物更生氣,你說是嫁妝,如果不是被發現私藏了,你們會說是嫁妝嗎?他認為這是楊氏狡辯的借口,道:“不管是什麼,我認為懷運有的話說的是有道理的,你隻是士彠的續弦,並且都沒有為士彠生下一個男孩子,怎麼能算是武家人,現在士彠去世了,你也應該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你一直住在武家沒有道理,武家有好生之德才容留你們,但是武家的糧食也是有限的,所以現在你們必須離開武家,元慶元爽覺得呢?。”

楊氏沒想到武士棱會說出這樣的話,趕緊看向了武元慶武元爽兄弟二人,沒想到二兄弟隻是說大伯說的在理。

武士棱滿意的道:“這件事情就這麼決定了,你們必須離開武家,但武家是良善之家,今天就容你們再住一晚,明天必須走。”

楊氏沒想到自己就這樣被趕出了武家,武士彠屍骨未寒,武家人就這樣不顧及情麵,再這樣下去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所以隻能決定離開武家。

武順和武照也沒有想到,自己父親剛剛病故,自己就被武家人趕出了武家,母女幾人夜裡念著武士彠抱頭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