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李治在給太子的書信寄出之後就開始安排眼下的救災工作,說是安排其實因為並不了解實際的情況,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做出具體安排,隻是聽縣臣對災情的提告,然後縣臣就會給出自己的建議,李治隻是對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問,縣臣就會做出解釋,開始的時候縣臣還有些拘謹,一來是沒有接觸過類似晉王這樣的高位的人,二來以為晉王是在考較他,後來經過幾天的相處縣臣才知道晉王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就是單純的不懂,並且好學,才會對他提出疑問,明白以後縣臣對於晉王提出的疑問都會儘心竭力的,事無巨細的講清楚,這樣幫助晉王很快的就了解了百姓的情況,受益良多,跟著記錄的如意也一起學到了很多。
在等待一段時間以後,晉王等到了支援的糧食,晉王和縣臣都是暫時的鬆了一口氣,最起碼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縣臣決定酌情設立粥棚來救濟食不果腹的百姓,但以免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縣臣每天還是會安排得力人手到山裡打獵采集食物,好在災情救濟工作都已經踏上正規。
隻是這樣的穩定並沒有保持很長的時間,開始的時候隻是來粥棚吃救濟的災民微微的增加,縣臣和晉王略微的有些疑惑,但是負責打獵的人帶回了不好的消息:外邊還有更多的災民往這裡走來。
這是怎麼回事?有更多的人向這裡走來?縣臣一邊讓人出去打探消息,一邊就要到遠處查探虛實,晉王趕緊讓縣臣一起騎馬過去,於是幾人就趕緊騎馬跑向獵手說的地方,李治跟著縣臣,如意跟著李治。
三人出了城跑了很遠的地方,看見了獵手說的人,很多人,拖家帶口,麵黃肌瘦的災民,都在向這裡走來。
大家麵色沉重的回到縣衙,這時外出打探消息的人也已經回來,說是在災民裡有傳言,來到這裡可以吃上飯,這裡有糧食,所以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災民向這裡走來。縣臣和晉王不知道這樣的留言是從何而來,但現在這都不重要了,眼下糧食才是最重要的東西,不然災民來了沒有吃的還是會餓死的,於是晉王又是趕緊修書一封送到了並州太子手裡。
信裡李治詳細的描寫了災民的情況以及災民的動向,並且著重寫了災民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需要糧食支援,太子把信給李績看,要了一些糧食給晉王送過去救急,現在太子很覺得自己留在這裡是個英明的決定,坐鎮這裡統籌安排,太子已經忘了自己留下來是齊王李佑的勸解和自己的害怕了,然後太子結合晉王的書信和自己的想法寫了書信送往都城皇帝的手裡彙報情況,證明自己是在好好做事。
太子的書信傳到皇帝的手裡,皇帝看了太子書信中的所作所為頗為條理,還是比較欣慰的,感覺這次太子出去還是有收獲的。
晉王李治在收到太子送來的糧食以後並沒有變得輕鬆,以為最近災民在成倍的來到這裡,四麵八方都有災民向這裡走來,都是聽到流言以後來這裡求生存的,很多人都是拖兒帶女,攜幼扶老,縣臣看到這樣的情況不得不開始控製粥棚救濟的糧食,隻希望可以撐過更長的時間,城外已經有了很多災民的聚集點,並且還在增加中,李治和縣臣看的愁眉不展,但是二人並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再去要糧食,不然恐怕會引發民怨,那樣的話更加危險,所以加強了災民裡麵流言的探聽,以防發什麼不測之變。
過了一段時間,災民越來越多,晉王和縣臣已經有了難以承受的感覺,真的有一段流言在災民中間開始傳播,說是因為皇帝無德,四處打仗,不惜民力,不惜國帑,所以上天才會降下蝗災以示懲戒,聽到這樣的流言蜚語縣臣和晉王是真的驚恐了,這是有人在蓄意煽動民意?想要挑起民變?之前有人散布謠言讓災民來這裡聚集應該也是一個陰謀,就是想要足夠多的百姓聚到一塊,他們早就該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的,可是現在怎麼辦?隻能把民變的苗頭消弭在萌芽狀態,不然後麵的事情隻怕難以控製,不可預料,事情一直在按照有心人的陰謀進行。
於是晉王想要召集幾人商量對策,可是這裡哪有人手給他出謀劃策,再說了這件事也不是可以讓其他人知道的,還是小心為妙,到最後就是晉王,縣臣,如意,狄仁傑四人商量,可是幾人也並沒商量出結果,因為他們的眼界並不能看到這些事是世家在背後操弄,局限於掌握信息的不完全,幾人都不能確定這件事真的是一個陰謀,還是自己多慮了,很可能所謂的民變隻是自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臆想的危險?再說了,就算有一些流言蜚語也不能直接認定有人蓄意挑起民變啊,民變不是一句話的事兒,現在災情四起,危機暗伏,一旦真有民變,然後傳播出去,這很可能引發其他地方的混亂,那為了防止民變發生,皇帝必定會派兵預防這樣的危機,哪裡有災情哪裡就需要派兵,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更需要糧草無數來支持,所以晉王李治和縣臣都不敢做出這樣的認定,萬一是自己杞人憂天做出了錯誤的分析,誤導了皇帝的想法,並且因為派兵引發了百姓恐慌,反而引發了民變,那可真就是弄巧成拙,死不足惜了,所以幾人決定在觀察一段時間,卻不知道自己喪失了最好的機會,後麵給自己找了很多麻煩。
眼下且不說聚集的災民是不是一個陰謀,但至少是一個危險和麻煩,就算沒有發生民變,災情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災民是需要每天吃喝的,不用想太遠,這是現在擺在李治和縣臣眼前的難題,不然就算沒有民變,自己這麼多人也會餓死,這麼一看,之前的確是多慮了。
為此幾人還是決定解決眼前糧食的問題,首先肯定是需要晉王李治向太子求援,畢竟名義上還是太子在巡視災情,李治趕緊又給太子修書一封,著重提了現在依舊有很多的災民向李治這裡走來,糧食不夠了,因為不確定就沒敢提民變的猜測,隻是提了一些流言蜚語在傳播,順便詢問太子的看法,信使狄仁傑快馬而去。
太子收到書信後,又是跟李佑和李績一起商量,李佑是慶幸自己沒有跟著過去,不然這些危險和難題也會擺在自己麵前了,至於流言這件事,幾個人並沒有實地了解情況,隻是單憑想象,更加不敢給出結論了,再說了,哪一次的災情都不會缺少謠言,幾人並沒有放在心上,太子也是這樣想的,可是如果有萬一呢?如果真的是民變呢?想到這裡太子也是冷汗直流,萬事就怕萬一,想到這裡太子就想給自己的父皇寫信說一說這件事,隻是轉念一想,萬一是誤判呢?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可是萬一又真的是民變呢?自己沒有上報父皇也是有責任的,畢竟自己這次是負責巡視災情的主官,這麼大的情況沒有發現,那不就是失職嗎?思來想去太子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晉王的書信原封不動的送到父皇手中,讓父皇自己做出判斷,不出問題最好,自己順利結束巡視,那一旦出了問題,書信是晉王李治寫的,決定是父皇做出來的,自己也可以順了脫身,想到這裡太子一陣輕鬆,便安排人手把晉王的書信送往長安城。
書信傳到了長安城,還是紫宸殿,還是皇帝,魏征,長孫無忌,皇帝還是拍著手中一遝書信,李績說的沒錯,哪一次的災情都不會缺少謠言,現在皇帝手中的一遝書信都是上報各地災情的謠言的,晉王李治的書信隻是其中一封。
皇帝拍著書信慢慢的道:“還是遍地謠言,還是老一套,他們的手段還是一如既往的老套啊。”
魏征思考一下道:“越簡單的方法越是好方法,隻是簡單的散布謠言就可以達到目的,這對於世家以及那些想要火中取栗的人就是一本萬利。”
長孫無忌也是附和道:“不錯,古人雲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世家什麼都不用付出,隻是散布一些謠言,造成民怨沸騰,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傷害,因為這就是民心所在,隻是可惜百姓並不能分辨謠言。”
魏征道:“這就是科舉的作用,讓更多的百姓能夠識文斷字、明白事理,那就可以分辨謠言,不用再被包藏禍心之人蠱惑。”
大家都明白這樣的道理,但這並不能解決眼前的難題,百姓因為災情餓著肚子是實情,或許被有心之人挑唆,但這遍地的謠言,又該怎麼處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跟謠言搶時間,在謠言成為現實之前儘可能的處理好災情,那就是糧食,糧食,糧食,這也是世家選擇這時候發難的原因,過去幾年蝗災時有發生,世家的謠言從不缺席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那就是皇帝有足夠的的能力解決災情,這一次的機會不一樣,東西皆有犯邊之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也是兩個吃糧食的大戶,現在就看皇帝的糧庫能不能扛得住了,扛不住就必須去請世家的糧庫幫忙了,到時候世家就會取回之前被皇帝奪走的東西,甚至不是用糧食平等的交換,而是像過去幾百年一樣,把皇帝拉進世家力量編織的籠子裡,重新回到皇帝和世家共理天下的傳統,不然的話,就是民變四起,皇帝罪己!隋煬帝的曆史重演!這才是世家暗藏的殺機,也是世家的優勢,於無聲處不露痕跡的給皇帝埋釘子。
皇帝向魏征詢問道:“愛卿的安排怎麼樣了?”
魏征知道皇帝想問什麼,於是回答道:“侯君集將軍和李道宗將軍的糧食都已安排妥當,救濟蝗災的糧食也已經準備好,就看哪裡需要救濟哪裡了。”
皇帝點頭道:“一場遭遇戰,就看誰的手裡有更多的對抗意外的底牌了。”
另外一邊,還是世家的幾位話事人,同樣的在商量著這件事,其中一人問道:“事情都安排好了嗎?”
另一人道:“放心吧,經過前麵幾次的失敗,我們有了足夠的教訓,給皇帝安排了足夠的意外,這一次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給他玩一個量變引起質變,以點帶麵,全局開花。”
晉王李治那裡,眾人還在苦苦想辦法,越來越多的災民逼得他不得不在支援的糧食到來之前想辦法節省糧食的用度,不然青黃不接了就是大麻煩了。
隻是再好的辦法也跟不上情勢的變化,糧食是在不斷減少的,災民是在不斷增加的,流言逐漸從幾十人傳到幾百人,然後到幾千人,甚至更多,恐慌是謠言最好的溫床,危機來臨的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看著逐漸躁動的災民,晉王李治從來沒有經曆過這樣的局麵,心中慌得不知所措,縣臣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夠治理超出平時十數倍的人數,如意看到這樣的情景,雖然也很慌張,但腦子卻在不停的轉動。
如意想到一些辦法,開源節流。
第一步,在災民中選拔身體強健的人,德高望重的人,一部分配合縣臣的獵人一起去山裡打獵,一部分維持災民聚集地點的秩序,一部分幫助建造臨時屋舍,這也算是分化了災民的一部分力量,謹防有人煽動鬨事。
第二步,還是晉王求糧,繼續寫書信到太子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