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朝會,也是李承乾死後皇帝停朝的第一次朝會,眾多大臣都知道這一次的朝會一定會發生什麼事,有的人滿懷心事,害怕皇帝做出什麼不利的舉動,有的則是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隻是讓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是皇帝還是沒有出現在皇位上,怎麼回事?今天還是停朝嗎?不應該啊,這時太子李治站在上麵喊道:“皇上現在有一些事情要處理,所以請各位大人稍等片刻。”
這時候的李世民已經到了自己的昭陵,自己的皇後長孫已經被埋葬在這裡,自己的良臣魏征也被陪葬在這裡,自己以後歸天了也會安葬在這裡,李世民現在過來隻是為了一件事,那就是推到魏征的墓碑,就是李治說的那個托夢,現在皇帝就是來做這件事了。
李世民看著魏征的墓碑,上麵是自己為魏征撰寫的碑文,思緒仿佛就在昨日,可是這天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李承乾謀逆了,太子換人了,可是誰能想到這時距離魏征去世才一年啊,一年的時間就有這麼大的變化,讓李世民不得不懷念自己的這麵鏡子。
李世民看著魏征的墓碑,就像是麵對著魏征本人道:“魏征啊,你一直都在勸諫朕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偃革興文與民休息,諫言廣納君臣共理,朕知道這是對的,可是朕也沒有辦法啊,稚奴他不是個能夠銳意進取的性子,所以我這個當爹的就不得不給他打下一份穩定的基業,讓他做一個安安穩穩的守成之君,可是朕想平定這天下,還得跟朝臣們艱難周旋,這都是受了你魏征的影響啊,諫官們一個個的都不怕死,甚至是在求死,都把朕當成了昏君一樣,就想留得清名在人間,所以這回朕又不得不請你出馬說服他們呢,這可真是的,人都死了朕還不讓你消停,上一次跟著朕一起承擔太子謀逆的責任,這一次還要幫朕說服朝臣,朕有愧於你啊,可是東征高句麗這件事朕不得不做,隻能在功成之後來向你道歉了,希望愛卿能夠理解朕的為難,這樣至少可以少殺幾個人。”
皇帝接著又述說了自己這一年多的苦楚和心裡話,有些話是對長孫無忌都不能說出口的,隻是沒想到這次來到魏征的墓前皇帝再也憋不住,都說了出來,這樣的話也許隻有死人才能聽吧,這就是做皇帝的無奈啊,皇帝把想說的話說完之後站起身,遠處的內侍看見趕緊走了過來。
皇帝說道:“給魏愛卿上香燒紙,然後就把他的墓碑放倒,注意彆損壞了,不然你就要留在這裡賠罪了。”
然後皇帝就騎著馬離開了昭陵向著皇宮奔去,朝臣還在那裡等著自己呢,東征的事今天也該有個結果了。
在眾多朝臣還在苦苦等待的時候,宣政殿外響起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所有人都在好奇是誰敢在這裡騎馬?這是不想要命了嗎?隻不過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下馬走進來的是皇上,所以皇上剛剛並不在宮中?所以皇上早早地去了宮外?做了一件大家都不知道的事?
李世民沒有讓大家困惑太多時間,在走上皇位之後李世民開始道出自己一大早的所作所為。
皇帝坐到皇位後道:“昨天魏征托夢於朕,說是他不同意朕東征高句麗,所以今天早上朕就去推倒了他的墓碑。”
群臣都在思考皇帝說這句話的意思,人活一條命,人死一塊碑,碑就是這個人生命印記的另一種延續,死者為大,除了仇人誰會推倒死人的碑呢?這就相當於把死人又殺了一次,所以皇上應該是想用這件事說一些話。
結合皇上剛剛說過的話,“魏征托夢說是不同意皇上東征之事”,所以皇上真正想說的話是對朝臣說的,魏征隻不過是一個影子罷了,但皇上還是把自己想說的話說了出來,有誰敢阻擋皇上東征那皇上就會殺掉他,就算他是魏征也不行,現在縱觀整個朝堂,誰能在諫言上比得上魏征?所以都就免開尊口了,不然魏征的墓碑就是他的下場,明白了皇上的這句話的意思後,朝堂上的眾人都是知道深淺的,就再也沒有反對皇帝東征的聲音存在。
這樣皇帝曆經了多少的艱難周旋,終於定下了東征高句麗之事,這也算是李治給了皇上的幫助,其實是如意的主意,隻是吃虧的是已經去世的魏征,被推到了墓碑。(魏征故事納入)
大唐對高句麗的戰事在李世民的詔書後正式拉開序幕,詔書有言:高句麗偽王藏和莫離支淵蓋蘇文弑殺君王,是不義之舉,殘虐欺壓百姓,是不仁之舉,南下入侵新羅百濟,是無德之舉,現在新羅王向大唐求援,所以大唐決定出師東征高句麗,以天下正義之師討伐不義,為高句麗臣民報弑君之仇,也為大唐百姓洗前隋兵敗之恥。
雖然已經下定決心東征,但是作為一個馬背上的皇帝,李世民對於戰事的理解要遠勝於對此一竅不通的隋煬帝,李世民知道對高句麗一戰的風險,就像很早之前長孫無忌說的,前隋對高句麗輸得太多了,不隻是輸掉了整個國家,還輸掉了所有的民心,所以現在對高句麗來說就是心理上、士氣上占據優勢的一方,假如大唐對高句麗開戰的話,隻要失敗一次就是在重蹈前隋的覆轍,對於百姓來說就是幾十年前噩夢的延續,一旦戰敗就注定了李世民多年收攏的民心就會在一夕之間土崩瓦解,並且也會受到世家力量的反攻,戰爭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李世民贏了可以收複民心,但失敗了就會麵對世家力量的克製,畢竟一些世家是反對開戰的,所以對高句麗此戰隻能贏,不能輸。
李世民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所以為了提振士氣,李世民決定禦駕親征,之前不管是對突厥還是高昌,亦或是吐穀渾,李世民都沒有這樣做過,隻有高句麗,李世民決定以親身犯險的方法來提振大唐軍的士氣,用自己的親自到來驅趕士兵心中對高句麗的恐懼。
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率六軍從洛陽北上,攻占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座城,遷移遼東、蓋牟、白岩三州七萬多人到大唐境內,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隊,斬殺高句麗士兵四萬餘,其中在安市城下,唐軍遭遇了高延壽和高惠貞帶領的15萬高句麗、靺鞨人聯軍中了李世民誘敵深入的埋伏,最終在李績和長孫無忌的圍攻之下帶兵請降,這可謂是李世民東征的最大勝利。
隻是隨著戰爭時間轉入冬季,唐軍逐漸出現了缺糧缺禦寒衣服的問題,李世民對高句麗一戰天時已經不在,無奈之下隻能秉天時揮師回朝,這樣李世民就結束了自己645年對高句麗的第一次東征。
從結果來看,李世民並沒有取得對高句麗卓見成效的勝利,因為都隻是表象上的勝利,並沒有真正的影響到高句麗的軍事實力,這證明了在淵蓋蘇文統領下的高句麗的確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占儘了天時地利人和,哪怕大唐的整體國力是高句麗需要仰望的龐然大物,但是在遼東這一塊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唐軍並不占多少優勢,李世民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將領也在這一次的征伐之後意識到了這一方麵的問題,知道高句麗是非一日之功可以搞定的事,所以後來的諸多軍事行動都是以不斷的消耗高句麗為主,大唐地大物博自然能夠經得住消耗,但高句麗作為偏居一地的小國就沒有這樣的底蘊了,所以大唐對高句麗的第一次戰爭隻是互相加深了唐高對彼此的了解,李世民也不可能奢望前隋三次東征都搞不定的事他第一次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搞定,最起碼李世民經此一戰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那就是打開了唐軍懼怕高句麗的枷鎖,從戰略意義上來看,這才是李世民最大的勝利,連戰連捷的唐軍士氣不斷高漲,高句麗成了龜縮在城內的一方,李世民向大唐百姓證明了高句麗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噩夢,高句麗不再是大唐將士的他鄉埋骨地,也不再是嚇唬小兒啼哭的修羅地獄,這就是李世民決議高句麗一戰的另一個原因,從哪裡丟的臉就從哪裡撿起來,前隋在這裡丟掉了那片土地上百姓的榮光,丟掉了脊梁,那李世民就在這裡拿回來,這樣唐人才能挺起脊梁站起來,高句麗就是鎖在大唐百姓心中的枷鎖,是百姓的心病,也是民心上最大的汙點,現在心病開始被去除了,汙點也開始變淡了,這才是李世民最大的收獲,至於勝利,隻要可以開始就總會有結果的。
皇帝凱旋的消息流傳到了大唐的各個角落,大唐的民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世家的影響進一步被遏製,這也是皇帝決議此戰的另一個原因,可謂是一場勝利就可以掩蓋所有矛盾,這也算是皇帝對世家的一次勝利,李世民距離自己為李治打造的萬世基業也就更近了一步。
所以李世民對高句麗的一次勝利是大唐從上到下的,從裡到外的一次勝利,對高句麗,對民心,對世家,對李治,這一仗的勝利可謂是一舉多得,但也是李世民的一次豪賭,因為這是一場他輸不起的戰爭,結果就是他贏了,也為自己千古名君的史書上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世民在回朝之後也是遵照了在魏征墓前的承諾,不但重新立起了魏征的墓碑,對魏征的家人也做了一定的賞賜和慰勞,算是表達自己對這位死了還被自己利用的老臣推倒墓碑的歉意,李治代表皇帝完成這件事,如意在知道李治給自己的老師立碑之後也一起跟著過去緬懷自己的這位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