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吐蕃讚普鬆讚乾布去世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城,這讓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畢竟就在去年太宗皇帝駕崩的時候,鬆讚乾布還派遣使者不遠千裡來長安城昭陵為太宗皇帝敬獻了金銀珠寶等供禮,作為回禮李治也在上位之後冊封鬆讚乾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並且根據鬆讚乾布的畫像雕刻石像,陳列在昭陵的玄闕之下,當時大家都知道鬆讚乾布可謂是年輕有為,可是怎麼僅僅一年之後就會傳來逝世的消息呢?
但是不管李治和長孫無忌等人怎麼懷疑,現實就是年僅三十四歲的鬆讚乾布在永徽元年英年早逝,距離太宗皇帝駕崩不到一年的時間,曾經三王並立的高句麗,大唐,吐蕃,隻有高句麗的淵蓋蘇文活著。
鬆讚乾布作為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讚普,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國之君,作為一位明主在位近二十年時間,對內平定吐蕃內亂,統一吐蕃,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的統治,對外擴張領土,加強吐蕃大唐之間的文化、經濟交流,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城學習文化,模仿中原的管理製度,把吐蕃的國力帶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有《吐蕃敦煌曆史文書》評價:舉凡吐蕃之一切純良風俗,賢明政事,均為鬆讚王(鬆讚乾布)之時出現也。
現在根據吐蕃使者送來的國書,鬆讚乾布逝世,由於他唯一的兒子共日共讚早亡,所以由鬆讚乾布的孫子芒鬆芒讚嗣位,大論祿東讚為攝政。
這就引發了大唐朝堂的一定擔憂,包括李治和長孫無忌,和吐蕃、征高句麗是李世民還活著的時候為大唐製定的策略,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遠交近攻,這是根據大唐眼下的國力製定的策略,李治和長孫無忌深以為然。
話說人在人情在,之前李世民和鬆讚乾布兩人還活著的時候,大唐和吐蕃也算是有和親的情意。公元641年(貞觀十五年),時年16歲的文成公主和親當時25歲的鬆讚乾布,為唐蕃贏得了和平的相處,吐蕃以子侄之禮侍大唐皇帝,就算李世民去年駕崩後鬆讚乾布還是以臣子之禮送來供禮,也表明了兩國之間繼續保持和平的意願,但是人在人情在,人走茶涼,誰知道吐蕃的繼任者對唐蕃未來會是怎樣的一種選態度?
此時的大唐群臣本來也不願意打仗,所以一直以為應該以和為根基,這就是擺在李治麵前的第一個難題,所以李治派遣使者前去負責吊唁之事,並且進封鬆讚乾布為賨(cong)王,(可以理解為藏王之意)以示其身份的尊貴,這也算是李治的態度,代表大唐認同了鬆讚乾布的地位。
李治麵對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吐蕃的繼任者,作為鬆讚乾布的孫子芒鬆芒讚年幼,大論祿東讚攝政,君弱臣壯,隻怕王權旁落,結果難以預測,一旦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掌控了吐蕃權力的人會不會繼續按照鬆讚乾布的舊例行事?李治聽朝臣說到這裡的時候,突兀的想起了自己,隱秘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李治不知道他這樣算不算君弱臣壯?
但這一切隻能等到吊唁的使者回來之後才能對症下藥,李治現在能做的隻是靜待。
李治以為自己的麻煩僅此而已,結果沒想到下朝之後他才回到紫宸殿又有麻煩找上門,同樣知道鬆讚乾布去世這個消息的高陽公主興衝衝的過來找到李治。
李治一臉懵的看著高陽公主,他不知道高陽怎麼會對這件事感興趣。
高陽公主道:“皇上,我聽說吐蕃的讚普鬆讚乾布逝世了。”
李治雖然好奇,但還是回複道:“是這樣的,吐蕃使者剛剛送來的國書說了這件事,不知皇姐可是有何事?”
高陽公主猶豫一下道:“既然真的是這樣,那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李治道:“有什麼話皇姐請說。”
高陽公主道:“皇上,你還記得文成公主嗎?”
李治略微思索道:“朕還記得,那應該是貞觀十五年的事了,吐蕃請求大唐和親,當時父皇安排了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朕那時雖然隻有十三歲,但對於文成姐姐還是很敬佩的。”
高陽公主繼續道:“皇上也應該知道那時候在崇文館裡文成是我唯一的朋友吧。”
李治道:“是,那時候文成姐姐是皇姐最好的朋友。”
高陽公主繼續道:“當時父皇希望文成去做和親之事,我曾經勸解文成不要去,但她說這是身為皇家之女義不容辭的事,為了大唐和吐蕃的和平,她願意前往吐蕃的蠻荒之地,事實證明她做到了,現在吐蕃讚普去世,我認為文成也算是完成了她的使命,所以我希望皇上能夠把文成接回來,皇上你看可以嗎?”
李治沒想到高陽公主居然是這樣的想法,一時間也是愣住了,和親公主在和親君王死後歸國也是有先例的,高陽公主的提議是合乎情理的。
但想了一會兒李治覺得這是涉及大唐和吐蕃之間的事,自己不能擅自決定這件事,所以告訴高陽會在朝議上和眾臣商量一下,高陽也知道這件事事關重大,所以也理解李治的想法,好在她也為這件事已經提前做了準備,不然不會突然來找李治的,高陽雖然霸道,但不是傻子,不會做無準備之戰。
在第二天的朝議大殿李治提出了這件事:現在鬆讚乾布逝世,和親的文成公主是否可以功成身退?
李治的話音剛落下,江夏王李道宗就出來表示同意,他是文成公主的父親,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回到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