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在長孫家的眾所周知的對手,宗室高陽公主在知道這件事之後,也代表房氏對這件事做出了相對的回應。
在大家還在為新城公主的婚事做茶餘飯後談資的時候,另一個驚人的消息被傳了出來,房氏三子、房遺愛的弟弟、房遺則將要迎娶高祖之子荊王李元景的女兒,這算是荊王和房氏的聯合,其中的撮合人就是高陽公主,李元景是她的叔叔,李元景的女兒就是她的妹妹,房遺則是自己駙馬房遺愛的弟弟,高陽公主就是最好的中間人,當然這也不是一次簡單的婚姻,這是荊王和高陽公主代表的宗室和清河房氏的聯姻,更是對咄咄逼人的長孫家勢力壓迫的回應,並且作為回應,二人的婚事被安排在了同一天。
公主和郡主的婚事在同一天!(荊王李元景的女兒按規製是郡主,沒有特彆情況就隻會是郡主,特彆情況就是文成公主,她本來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本來也是郡主,但因為和親吐蕃的原因被冊封為了公主)
這樣旗鼓相當、棋逢對手、針鋒相對的對壘是大家很久都沒有見過了,這樣明擺著拉開陣勢的一對一讓大家津津樂道,就不隻是茶餘飯後了,街頭巷尾也開始有了這種神奇的談論,畢竟看熱鬨的不怕事大,這種級彆的對台戲哪是能經常看得到的,所以這就是長安城的大事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自從李世民駕崩後,長孫無忌成為了監國大臣,就成為了能夠左右朝堂的人,按常理本該被重用的宗室反而因為李治這個意外上位的儒弱皇帝不自信和對同姓氏的提防之心隻能屈居其下,這樣宗室和長孫無忌就有了長久的矛盾,並且隨之延續到現在。
前一段時間的東宮之爭更是把雙方爭鬥推上另一個高峰,卻並不被所有人知曉,因為那隻是朝堂高層的明爭暗鬥,是皇後淑妃的明爭,也是長孫無忌和高陽公主的暗鬥,結果以監國勝利宗室敗退而告終。
這樣的結果就注定宗室和長孫無忌水火不容,也就有了現在新城公主和李元景女兒針鋒相對的婚事安排,這就是爭鬥的延續,隻不過這樣的爭鬥開始不止於朝堂,宗室開始以聯姻的方式來對抗日益強大的長孫家族。
隻是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做,其中就有房氏大宗的話事人,名相房玄齡爵位的繼承者梁國公房遺直。
房遺直,房玄齡的長子,高陽公主駙馬房遺愛的長兄,也就是即將迎娶李元景女兒的房遺則的長兄。
作為房玄齡的嫡長子,房遺直在父親去世後就順利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長子繼承爵位這在唐朝是一個慣例,而不是房遺愛房玄齡這個最名聲在外的次子。
跟房遺愛相比,長兄房遺直就要名聲不顯太多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妻子的名聲,房遺直的妻子杜氏雖然出身京兆杜氏,但在坊間並不被人知曉,而房遺愛是高陽公主的駙馬,高陽公主是李世民最喜愛的女兒,所以他就把最喜愛的女兒嫁給了自己左膀右臂房玄齡的兒子,這也表示皇帝對臣子的寵愛,在當年這是一段君臣互相愛慕的佳話。
房遺愛也是夫憑妻貴,不但官至太府卿,也為房州刺史,官職為從三品,是李世民的駙馬都尉中少有的實權肥缺,並且因為高陽公主作為李世民最出名的公主,房遺愛也就在坊間名聲顯赫,反而襯托的自己的長兄房遺直默默無聞,雖然房遺直繼承了父親房玄齡的梁國公爵位,但房遺愛發展的也並不差,所以房氏家族可謂是攀龍附鳳,現在房氏三子又要迎娶荊王李元景的郡主女兒,聲望自然一時無兩。
也就是在這件事上麵,房遺直和弟弟房遺愛有了分歧,或者說是跟自己的弟媳高陽公主有了分歧,高陽公主性格霸道剛烈,哪怕她嫁給房遺愛之後也沒有任何改變,相反房遺愛也接受這樣的高陽公主,因為房遺愛對這種事有前車之鑒的認識。
房遺愛的母親,高陽公主的婆婆範陽盧氏也以性格剛烈著名,《新唐書》列女傳中就記載了盧氏剜目明誌的典故,還有“千古風流一醋壇”的名號,親媽都是這樣的人,房遺愛自然不會覺得自己的老婆不可以,相反還比較接受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美言來形容這一對婆媳,這叫相得益彰,所以高陽公主在房氏家族就會有一定的話語權。
這一次房氏三子房遺則的婚事就是出自高陽公主的安排,目的自然是房氏和宗室的聯姻,就是在這件事上麵,長久以來默默無聞的長兄房遺直有不同的想法,因為房遺直知道高陽公主這樣做就是想要把房氏拉上宗室跟長孫無忌的戰車,這是房遺直的擔憂。
世家之間不可能是和和睦睦沒有紛爭的,但世家爭鬥也有自己的默契,那就是點到為止,不是魚死網破,這是潛規則,還因為世家之間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也就沒有你死我亡的必要。
比如房玄齡出身清河房氏,他的妻子出身範陽盧氏,長子房遺直的妻子出身京兆杜氏,是跟京兆韋氏一個級彆的大世家,這就是大世家之間的婚嫁,所以世家之間雖有分歧,也會留幾分餘地。
房遺直平時雖然不聲不響,但作為梁國公,房遺直對朝堂上的風向還是明白一二的,他眼看著高陽公主代表的宗室和長孫無忌之間的爭鬥越來越焦灼,甚至已經有了脫離潛規則的跡象,房遺直擔心這樣的爭鬥會危及到房氏的安危,他認為現在應該識相的認輸,而不是繼續針鋒相對到底。
就像當初世家和李世民的明爭暗鬥一樣,世家為了表達對皇帝集權的不滿,可以借著蝗災的機會暗中操作,然後用災情脅迫皇帝對自己妥協,這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在李世民識破這樣的計謀後,世家知道自己的計劃沒有成功的希望後,就選擇了自己退出,而不是強行掀動民變,不然就是反叛,這就是世家和皇帝的默契,李世民事後也並沒有追究其中的責任,根本原因就是世家沒有選擇魚死網破,點到為止大家就會明白認輸,所以房遺直希望自己的弟弟和弟媳能夠知進退,應該對長孫監國示之以弱,爭鬥也該到了收場的時候了,這也是在提醒他們遵守世家之間的默契,這也是世家能夠傳承千年的根基之一。
可是這樣的認輸對於心高氣傲的高陽公主來說就像是一種恥辱,她性格霸道熱烈,好勝心強盛,李世民曾經形容這個最類己的女兒是一團火,這也是她當初想代替摯友文成公主和親吐蕃不被允許的原因,所以有乃父之風的高陽公主怎麼可能認輸?再者,現在高陽公主也不認為自己會輸,就算輸了這一次又何妨呢?就算是父皇也不是次次都勝利的,高陽公主認為自己輸得起。
在這樣的心思之下,三弟房遺則和荊王郡主女兒的婚事就成了高陽公主和房遺直的矛盾,並且這不是一個小的矛盾,在房遺直看來這是關乎家族安危的大事,在高陽公主看來這是宗室被長孫無忌奪權的大事。
話說長兄如父,雖然房遺直過往因為高陽公主身份的原因,對弟弟的家事並沒有什麼乾涉,但依舊是家族內的長輩,在這件事上麵房遺直不想高陽公主繼續目無尊長,想要拿出自己作為長兄的威嚴否決了這樁婚事。
可是這樣的行為在高陽公主看來就是一種背叛,眼下正是自己和長孫無忌鬥爭的你死我活的時候,作為長兄的梁國公房遺直不但不給自己足夠的支持,反而還要勸自己認輸投降,背後撤梯子?這算什麼?自己沒有被長孫無忌打敗,結果輸在被自己人釜底抽薪?這還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啊!
在這樣的立場之下,房遺直和弟弟房遺愛、弟媳高陽公主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激烈程度甚至被外人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