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婠既然說到了這裡就不介意再加一把火,王婠接著道:“隻怕監國大人還不知道,其實,其實(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定才開口繼續說)早在先帝時期武昭儀就與皇上有染!”王婠一副羞於說出口的樣子,畢竟這是在編排大唐前後兩位皇帝的事,而事情的中心就是武如意這一個女人,這是父子二人,不,如果再加上廢太子李承乾的話,甚至是父子三人,這樣的話也的確讓王婠“難以”說出口,隻是如意又何德何能能夠前後魅惑三位一國皇帝或者一國儲君?
王婠繼續道:“本宮好叫監國大人知曉,其實在先帝駕崩後武昭儀本該按例到感業寺出家終老,這是皇家的規製,但武如意並不甘心於此,繼而千方百計的重新勾搭上了皇上,這也是她在為自己之後重新回到後宮做準備,果然在三年國喪期結束之後,皇上就私下指使本宮把武如意接進了宮,這一切都是武如意這個蛇蠍心腸的女人一直的預謀。”說到這裡王婠也不提當初是她把如意接進宮就是為了不讓李治獨寵蕭未央,是爭寵來著,反而成了如意的預謀和李治的好色。
王婠繼續道:“後來武昭儀生下了皇子李弘,就意圖拿孩子作為籌碼,意圖讓皇上冊封她為四大妃之一,這也是監國大人知道的事,還好皇上有這個打算但還是被監國大人所阻才得封昭儀,但武昭儀依舊賊心不死,後來還跟高陽公主等人有勾連,意圖對皇上使美人計遊說魏王李泰回歸長安,再就是這一次皇上意圖罷黜太子的風波,這也是武昭儀的陰謀,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有武昭儀參與其中,其心可怖,監國大人不得不防啊!”
這都是王婠“嘔心瀝血”的話,可謂是說到了長孫無忌的心裡,還有就是長孫無忌得李世民遺命幫助李治監國輔政,長孫無忌並不想大唐的朝堂有太多的風波,結果現在恰恰相反,麻煩事一件接一件,隻是一個二品的後妃昭儀,如果沒有了這個昭儀就沒有了麻煩,長孫無忌不介意做這樣的事,寧殺錯不放過!所以不管王皇後說的話有多少真,有多少假,長孫無忌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借口做這件事,李治最近的確也是做了很多離譜的事,長孫無忌需要斧正!
還有就是王婠接下來的話,王婠繼續說道:“監國大人,本宮自從上位皇後以來,多有愧意,因為本宮沒有為大唐生下一個合格的皇子,這才有了現在這麼多的風波,本宮自覺不配,所以假如德妃娘娘能夠為皇上誕出皇子之後,本宮以為這才能商討改立太子之事,到時候本宮也願意退位讓賢把皇後的後位讓德妃來做,這才是有德者居之!”
王婠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算是真的震驚了長孫無忌,或許最初長孫無忌把長孫德妃送進宮本就有這樣的打算,用長孫家的人來代替這個不會生孩子的皇後,但這樣的話被王婠這個皇後說出來自然就會減少很多的麻煩,所以能聽到這樣的話長孫無忌很“欣慰”,欣慰王婠的識趣。
王婠看著長孫無忌,臉上是謙卑,心中則是暗恨!她是皇後,她辛苦維持了皇後十年!是十年!可是結果呢?自己一直被人詬病的!侮辱的!自卑的!痛苦的!失去所有希望的不能生孩子居然是李治這個皇帝人為的!王婠恨!恨李治!
還有就是長孫無忌,自己生不出孩子,長孫無忌就早早把長孫德妃準備在自己身後,時時刻刻意圖取自己而代之!就像自己隻是一個臨時的頂替!王婠更恨!所以既然這樣王婠不介意在這兩個外甥和舅舅之間真的來一次挑撥離間,王婠相信這樣的誤解是永遠都沒有機會解開的!讓他們二人自相殘殺去吧!這就是王婠對李治和長孫無忌的報複!
還有就是“退位讓賢”的事,王婠還在心中冷笑,長孫無忌是怕要失望了,自己生不出孩子,她長孫德妃也一樣生不出孩子,這都是李治做的肮臟事!還想自己退位讓賢?做她的春秋大夢去吧!自己會一直是皇後,一直做到死!現在想來還是劉氏這個蠢貨好,蠢的對自己沒有威脅,還讓自己有了李忠這麼一個養子,自己以後就靠這個養子坐穩皇後的位子了,誰也彆想做夢取代,對了,還有武昭儀那個賤人!王婠準備好了手段招待她!如果不是偷聽到了如意和李治的對話,知道了自己不能生孩子的真相,王婠還差點替她人做了嫁衣裳,居然讓殘害自己的人的孩子做太子?休想!相反還要讓他們生不如死!
這就是王婠臨陣叛變的原因,王婠覺得自己被辜負太多,所以她要黑化了!(為了這個劇情,我做了太多的伏筆,比如李治和王氏家族的宿怨是王皇後不討喜的原因之一,比如王皇後不能生孩子的曆史事實,比如為什麼李治不像其他皇帝一樣多子,比如還有接下來的一些事件,當然,我也想表達一些女人在政治中的無奈和淒涼,如太宗時期的陰德妃,如高陽公主,如蕭未央,沒有天生的壞人,隻有被逼出來的壞人,這也是這本書區彆於很多宮鬥類書籍的立意之一,尤其是關於武則天的書籍,就像這個女人是天生的陰謀家,其他人都是廢物,這樣的描述也就太輕視武則天所經曆的“教訓”了,因為武則天以後也會被“逼”成“壞人”的,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陰謀,人在江湖就要身不由己,隻要入局那就要落子無悔,誰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這也是褚遂良、韓瑗等人在長孫無忌這裡得到的訊息,原來如此?原來這麼多的事端居然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後宮二品妃嬪?一個昭儀就能攪動大唐朝堂這麼大的風雲?褚遂良等人不想儘信,但這些話都是出自大唐皇後娘娘的口中,他們又如何去求證?再加上這些話的獲利者是自己,就算有問題也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有就是長孫無忌的意見,既然長孫無忌不想再提這件事,那褚遂良等人隻能偃旗息鼓。
另一邊是柳奭拜訪自己的外甥女,柳奭認為王婠不管有什麼樣的打算,但至少不該瞞著自己,自己是王婠的舅舅,是王婠從嫁入太子府,到後來上位皇後一直以來堅定的支持者,就算是王婠這一次想要剝奪李忠養子的身份其中也有柳奭的謀劃,結果王婠在朝堂上讓柳奭做了出頭鳥,自己反而說變卦就變卦,柳奭反而成了一個彆人眼中的笑話,這件事柳奭必須問清楚!柳奭想要問問王婠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到底所為何故!
特彆是當初王婠想要做這件事,柳奭就已經提醒王婠這是在與長孫無忌為敵,還是要慎重為上,是王婠一意孤行要推動此事,結果自己陪著王婠豁出去了,王婠突然撤梯子,這不就相當於賣了自己這個舅舅了嗎?王婠不說清楚這件事柳奭咽不下這口氣!
隻是麵對柳奭的疑問王婠並不敢說出這件事的真相,隻是勉強把對長孫無忌說的理由告訴柳奭,沒有說出自己多年不曾懷孕的原因是李治故意的,這是王婠自己一個人的秘密,因為長孫德妃也在“不會懷孕”之列,俗話說莫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最大的秘密隻能放在自己心裡,王婠能夠守住這個秘密就算是守住了自己的皇後之位,所以就算柳奭是自己的舅舅,是一貫支持自己的舅舅,王婠也不會把這個秘密說出來,或者說現在王婠已經陷入了一種癲狂的狀態,她誰也不相信。
麵對王婠的說辭柳奭並不太相信,因為柳奭對王婠知道的要比長孫無忌多,就算這個武如意有問題王婠為什麼會在這個關頭上才說出來?又為什麼之前會為武如意做那麼多的事?柳奭清楚武如意其實一直都是王婠手中的棋子,這一次王婠的打算也是放棄李忠,重新收養這個武如意的兒子李弘做養子,由此可知王婠的說辭並不能站住腳,可是不管柳奭再怎麼問王婠都隻是沉默,無奈之下柳奭也隻能憤憤離去,但柳奭已經看出了王婠精神上出現的異常,心中又氣又憂。
柳奭不敢相信王婠這樣的狀態能夠穩固自己的皇後之位,要知道王婠麵對的所有威脅柳奭都是一清二楚,其實柳奭不明白的是,王婠現在的選擇反而是最為穩妥的辦法,她重新投靠長孫無忌,就是因為她篤定了長孫德妃也會像自己一樣“永遠不可能懷孕”,既然這樣那王婠擔憂的長孫德妃對自己的威脅就不會存在,所以還有誰做後盾能夠比得過長孫無忌?就算是身為皇帝的李治也稍差幾許吧,所以王婠這麼做沒有錯,隻是不能說出來,就像她想的在她的挑唆下李治沒可能解開和長孫無忌的誤會,現在王婠一樣解不開自己的舅舅柳奭對她的誤會。
還有如意那一邊,如意倒是等到了意料中的李治,因為李治受挫之後來如意這裡排憂解難,舒緩鬱氣是慣例,可是如意沒有等到李治能夠帶來事情的真相,因為李治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明明昨天一切都是商量好的,王婠怎麼就會臨陣變節,這是王婠對李治的背叛,其結果就是王婠大概率會跟李治決裂,王婠在這麼多朝臣麵前折了李治的顏麵,從此以後王婠就彆想李治再接受她,王婠難道不明白這樣的危害?可是王婠偏偏就這麼做,李治不懂,現在的如意也不懂,但正如如意之前的擔憂,這件事有再一再二,就沒有再三再四,自己的兒子李弘怕是再也沒有機會成為太子的選項機會了,這樣的結果讓如意很頹敗。
同樣頹敗的還有李治,他一直以為在太子這件事情上就是他向自己的舅舅索回皇權最好的切入點,如果長孫無忌能在這件事上麵退步,那就能夠讓李治看到自己“皇帝與臣子共治天下,而不是與世家共治天下”的野望,可是不管從上一次罷黜太子來看,還是這一次自己的曲線救國之計,李治都以為自己的舅舅應該能看懂自己的苦心,可是結果反而成了自己最大的阻力,這是長孫無忌真的不懂還是懂裝不懂?但不管是怎樣的懂還是不懂,兩次出擊對李治來說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兩次無功而返,這又何嘗讓李治不感到頹敗?
這還真是世事無常,幾家歡喜幾家愁,樂之所至,哀亦至焉,哀樂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