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經過一番交涉之……(1 / 2)

經過一番交涉之後,秦國最終得償所願。

趙成侯和韓昭侯按照秦國方麵的要求,以十座城池,換回了他們被虜的統帥、軍官以及兩萬精兵。

至於其餘的八萬士兵,他們決定不要了。

這些人在秦國呆了一個多月時間,消耗了不少糧食。趙成侯和韓昭侯若是想要將這些人帶回本國,不僅需要將這些糧食儘數補給秦國,還需要承擔來回路上的糧食。

對於趙成侯和韓昭侯而言,這八萬士兵隻是臨時招募起來,進行過一些訓練的農夫,與那些養在軍營中專程為他們打仗的精兵地位大為不同。這樣的兵卒,他們要多少有多少,不值得花費大代價將這些人贖回。

當兩萬精兵隨著趙侯和韓侯派來的人離開時,其餘的八萬兵卒就那樣木愣愣地看著他們。

明明都是同一個軍營中作戰的兵卒,卻在這一刻被劃分成三六九等。

白起見狀,對他們道:“莫要難過了。趙國和韓國不要你們,我秦國要你們。”

他這話一出,立刻引來了趙國使者和韓國使者的怒目而視。

這都是誰害的啊!

若不是秦國獅子大開口,索要的糧食數量太多,趙侯和韓侯豈會忍痛決定放棄這些兵卒?

對於趙國使者和韓國使者的目光,白起隻當看不見。

他對留下的趙國兵卒和韓國兵卒道:“日後,你們就是秦人了。若你們有家眷,可一並接到秦國來。在我秦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若能在戰場上立下功勞,便能獲得相應的爵位,可分得農田,減免徭役,抵扣刑罰,豈不比幫著趙國和韓國賣命來得舒坦?”

如今的秦國極為缺人,若是能將這八萬人留下,為秦國開墾土地,為秦國衝鋒陷陣,也是極好的。

白起為了讓這些人對秦國歸心,可謂是不遺餘力地進行勸說。

他的一番話語,果然讓留下的趙國兵卒和韓國兵卒生出了些許希冀來。

趙國使者和韓國使者麵色則變得十分難看:“秦國胃口也未免太大了吧,不僅要扣下我們的兵卒,還要讓他們拖家帶口地搬來秦地。”

他們雖不在乎那些黔首,但那可都是勞動力啊!

白起瞥了他們一眼:“趙國與韓國財大氣粗,十座城都給了,難不成還吝惜些許黔首嗎?你們現在若是反悔了,想要將這些兵卒全部帶回趙地和韓地,還來得及。你們若是不要這些人,這些人成了我秦地黔首,我秦國自然不能坐視他們骨肉分離。”

趙國使者和韓國使者:“……”

能夠將公然搶人這一行徑說得這麼清新脫俗,也是沒誰了。

行吧,這次是他們輸了,他們認栽。那十座城池,就當時暫時交給秦國來幫他們保管。

等到日後時機成熟了,他們遲早是要將這些東西全部取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