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蘭這麼想著才好受了許多。
“你說的對,明日卯時就出發,讓江籬院也安置妥當。”
翌日卯時天氣灰蒙蒙的,雖然沒下雪,但風卻刮的冷冽,呼呼的直往人脖子裡灌。
周懷寧帶了青墨和玉竹,江籬院暗中就囑托給甘草,盯好新進來的丫鬟跟嬤嬤。
陳澤蘭上前麵的馬車,周懷寧在後麵那輛。
馮嬤嬤穿著一身暗紅色比甲,來到周懷寧的身旁,行了禮又站的筆直,“五姑娘,夫人說姑娘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可儘管開口,切不可到處亂走,不然若出了什麼亂子恐無法跟三爺交代。”
周懷寧應是。
馮嬤嬤才又走開。
玉竹和青墨坐在馬車兩側。
周懷寧起的大早,但卻無任何睡意,經過街道,她還聽到了叫賣聲,馬車窗口的布簾在晃動間露出的縫隙,能看到接踵而至的人群,包子籠上的熱氣,很是熱鬨,她心下竟漸鬆了口氣。
一直到出了城門,才逐漸安靜下來,隻聽到林子間有不知名的鳥叫聲,以及馬車碾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的聲音,午時在城外找了驛站用飯歇腳,又再馬不停蹄的出發,到龍泉寺時已經是酉時,這會天已經黑沉了下來,坐了一天的馬車,人都是已經累得不輕,原本隻是陰沉的天,又洋洋灑灑的下起了雪。
周懷寧下了馬車,抬頭往這掃的乾淨的台階上望去,由近及遠,古樸莊重的石像,遠遠望去最上方寫著龍泉寺三個大字,龍泉寺有幾景十分出名,分彆是平原紅葉,禦亭流杯,九龍戲珠,千峰拱翠(1),每每一見都很是驚奇,拾階而上至門口,兩側的蓮花池裡已經結上一層厚厚的冰,隻剩下在寒風中勉強支撐的苦荷,恰逢一聲鐘響渾厚綿長,她心中充滿敬畏,上天有好生之德才讓她再回來。
玉竹在旁撐傘,陳澤蘭已經在跟小沙僧相互見禮。
一行人從大門進入,迎麵的就是一顆上千年的銀杏樹,主乾粗壯無比,目測需的三個人張開雙臂環抱,枝乾更是高聳入雲。
龍泉寺內是允許富貴人家來常設粥棚,這裡還有一處就是讓一些貧困老弱孤苦的人來休憩居住的,自入冬了後,流離失所的貧苦百姓更是難熬,好在這裡還能庇護一二。
陳澤蘭在前麵看到粥棚旁上寫的徐,便給了馮嬤嬤一個眼神。
馮嬤嬤上前自是打探一番後才回來回稟。
“夫人,是東四街徐府的,說是徐家老太太忽而病重,徐少卿特意設粥鋪,祈禱上天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