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勤讀書經苦習訓詁,偏心與……(1 / 2)

[紅樓]賈璋傳 驚鴉 6003 字 3個月前

賈璋拜師後第二天就開始上學了,蔣鳳舉這位西席先生給學生賈璋製定了詳儘的學習計劃。

每日上午,學習《雜字》與三百千讀書識字打基礎。

下午誦讀《聲律啟蒙》與《千家詩》,學習音韻、積累典故、培養文采。

至於經義訓詁,賈璋年紀太小基礎不牢,還不到學那些的時候。

蔣鳳舉安排的學習內容算不上繁重,主要賈璋年紀太小,蔣鳳舉怕把孩子累壞了。

至少在賈璋的骨頭徹底長結實前,蔣鳳舉都不會給他安排太多的任務,甚至對他的要求都不會太高。

大抵隻是要求他做到通明事理、基礎夯實,不自傲厭學,也就算可以了。

當然,這個所謂的不繁重是按照蔣鳳舉的標準來的。

在賈璋的哥哥賈璉眼中,這些學習任務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實在是太多了。

他八九歲時都沒吃過這樣的辛苦。

可看到賈璋甘之如飴、舉重若輕的樣子,他也不好有異議。

總不能攔著弟弟上進吧?

賈璋不怕苦不怕累,當然是因為他不是真小孩。

堅持不懈,努力上進等等美德對他而言毫無難度。

不過是擺脫富貴人家的憊懶心態,日複一日地努力學習。

這些事看起來不容易,但隻要下定決心,也不難做到。

相較於前世,眼下的辛苦是他在三清麵前求五百年也求不來的福氣。

賈璋天賦異稟,又如此努力,蔣鳳舉老懷大慰。

如此一來,他未免又給賈璋加了些課業種類,標準也提高了不少。

這也就是說,在蔣先生的帶領下,其學生賈璋不但要學大學,還要學小學的學問。

當今之世,讀書以舉業為重,舉業則以經義為本。所謂經義,就是大學。

世人為了科舉大多苦讀四書,精研集注程文。及至五經,則隻專治一本本經,其餘不過草草通讀不求甚解罷了。

大學尚且有所偏重,更彆提以文字訓詁為代表的小學了。

雖說大儒名家都必須精通訓詁文字,以此闡釋經義。但是世人求官之心總比向學之心熾烈。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寒門士子亟需考中功名改寫家族命運,而且他們也沒有條件鑽研學問。

但若是出身富貴膏粱的讀書人還這樣做,就難免有些急功近利。

蔣鳳舉出身寒微,四十餘歲才考上三甲,就算留在翰林院為幾無出將入相的機會。但他還是選擇費勁巴力地留在翰林院這個清水衙門。

無非是想博個清貴名聲給兒子鋪路罷了,隻可惜兒子壯年病逝,這簡直就是蔣鳳舉的錐心之痛。

這些暫且不提,隻說蔣鳳舉如此安排賈璋的學習內容,就足以見到他的遠見卓識。

國朝官場有非翰林不入閣的潛規則。因為這一點,官場眾人向來視翰林官為“儲相”。

但蔣臨在翰林院裡冷眼看著,前程遠大的翰林官固然不少,但更多的人還是要坐半輩子冷板凳的。

想在翰林院那個人才濟濟的地方出頭,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誠然,翰林清貴,但翰苑裡的鬥爭也十分激烈。在這地方想要往上升,功績、才華、資曆、清望、聖心,這些一樣都不能少。

隻有這些全都有,才能平步青雲。

隻有平步青雲了,才是所謂的儲相。

若是沒有,即便翰林也不過是貧寒清流,儲相之名更是無從談起。

況且想要進翰林也不是容易的事。

若是能考中鼎甲還好,一進翰林院就是六七品的官了。

可若不是,那就要考庶吉士,做滿三年後才授官七品。

而像他這樣出身三甲的同進士,熬滿三年,也不過在翰林院裡混個正八品的小官罷了。

起點如此之低,前程自然也就差了。

掄才大典三年一次,每個人一生參與科舉考試的機會也是有限的。

想要年紀輕輕就直入翰苑平步青雲,毫無疑問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在蔣鳳舉看來,賈璋的起跑線可不低。

首先,賈璋出身勳貴,家裡不缺錢財,讀書科考毫無後顧之憂。

其次,他父親賈赦是一品將軍,就算沒有權勢,但至少邸報大誥樣樣不缺。

彆的暫且不論,單這一點,他就已經走到了不知多少人的前頭。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賈璋資質上佳,幾近過目不忘,這樣的天資十分難得。

賈璋的起跑線越是高,蔣鳳舉就越舍不得耽誤他這個良才美質。

賈璋對蔣鳳舉給他拔高標準的事情也心知肚明。

可作為一個假小孩,他完全可以接受蔣鳳舉的安排,才不會哭鬨著向邢夫人告狀。

他自己也想給自己打好基礎。

是的,他前世是在內書房念過書。

甚至在大權在握後還請了師傅,精心鑽研過《左氏春秋》。

可是,內書房教導內宦學習的是製誥表詔的撰寫,灌輸的是忠君愛國的理念。

這些東西和科舉考試關係不大。

這也就是說,賈璋雖念過書,但現在學習的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都是全新的知識。

儒家經典微言大義,讀再多遍也不嫌多。

賈璋想要成為執政當權,也要給營造一個好的文名。

作為曾經的提督東廠司禮太監,賈璋清楚地記得,前世外廷高官最光明的晉身之路就是先做翰林,再做侍講,再做督撫,再入內閣。

盛朝與前世大明的政體相同,在這樣的背景下,精通書史能夠讓他把路走得更加順遂。

因此他對蔣鳳舉的教導全盤接受。

想要精通詩書,第一步就是詳細記誦。

所以賈璋每天都會學過的東西全都背下來,直到倒背如流。

蔣鳳舉對此十分滿意。

累積學問是一個水滴石穿的過程。

不努力,就算再有天賦也沒用。

為了前程,賈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想來便是寒門子弟重生,也不會有他這般心氣兒。

正是因為賈璋前世經曆過遠比普通人更深重的苦難,所以他對光明生活的渴望才會來得更洶湧磅礴。

人就是這樣,越沒有什麼就越想要什麼。

賈璋如此刻苦讀書,邢夫人既欣慰又心疼。

她好幾次都想對賈璋說咱們不讀了,像咱們這樣的人家不參加科舉也沒什麼。

可是每每話到嘴邊兒,她卻說不出口。

兒子每每和她說起讀書的事情時,眼睛都亮亮的。

邢夫人清楚賈璋這麼努力,是因為他對此真心喜歡。

就隻為這個,邢夫人也舍不得兒子因著自己的私心耽誤了前途。

賈赦對賈璋的刻苦十分驚訝。

他請蔣先生來給賈璋啟蒙,不過是一時責任心上頭,擔心浪費了賈璋的良才美質。

可是,等到賈赦的頭腦冷靜下來後,他都已經做好了兒子哭鬨著不去上課的準備了。

畢竟璋哥兒那麼小,不愛讀書的辛苦也很正常。

誰能想到他那麼一小點子的人,居然真的能夠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