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1)

5.12的發生觸動了師燁裳心底最脆弱的一塊,讓她又開始麵對起自己不願麵對的記憶。從這一點上看,雖然3000大為我們描寫出的是一個完美,理性的師妖怪,可其內心其實還是幼稚的,懦弱的,悲觀的。她沒辦法忘記,沒辦法振作,她從來就不想長大,不想重新開始。她對汪顧的情分開始是對已亡人的一種交代,是覺得自己還能與已亡人有的一種聯係。慢慢的接觸下去,可能是汪顧的所作所為感動了她,或者更黑暗的說法是怕汪顧對自己的迷戀造成自己對汪顧的傷害,從而怕自己無顏去見汪顧她親媽(同時又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在汪顧身邊看著一張相像的臉,即使痛苦也好過慢慢遺忘與麻木)。汪顧卻用小強一般的韌性,慢慢的去突破師燁裳的心理囚牢,我總認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汪顧對師燁裳的愛應該開始於對強者的一種崇拜,在知道了她是自己親媽的愛人後,汪顧的彪悍又再一次的爆發,她沒有退縮。這裡我自己竊竊的分析,對親媽的朦朧好奇應該也占有一點因素。

汪顧對旅行的建議其實是對師燁裳的一次無聲的批判,雖然她的本意不是這樣,但是她親媽的享樂主義,讓師燁裳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記憶,每一次的故地重遊都會是一次內心的掙紮與搖擺。當汪顧問出最後一個問題時,師燁裳的悲傷才會這樣濃厚。這裡我不覺得汪顧這樣問有什麼錯,畢竟隻付出不求回報的人這個世界上還不存在。就連萬能的神與佛都還需要人間的香火呢!汪顧求的是一種肯定,一種對自身能力魅力的肯定。一種超越前人的渴望。師燁裳的回答是婉轉的,但也是殘酷的---你是你,她是她。(在我心裡你親媽永遠是不可替代的,你老是比來比去對誰都沒好處!)

3000大寫到這裡依然讓我感受到了玻璃囚牢的堅固與可怕,就是讓你看得見摸不到,讓你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讓你想要放棄卻又保有希望的火光。

絲絲的甜後是回味無窮的苦,不得不說遺忘也是需要天份的,死腦筋的人隻能一直被困在玻璃囚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