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 / 2)

還要回到我們之前曾經討論過的一個話題。

撐起一篇文章的,是什麼。

可以支撐一篇文章的東西不少,最常見的是:文筆、人物、情節、哲理。

文筆令人驚豔者,便是描寫一個景色,也能讓人拍案叫絕。但那樣的畢竟還是小眾文學,欣賞文筆,至少要與作者在加減三個文學水平的範疇內。而那種真正令人驚豔的文筆,往往超過普通讀者十級,陽春白雪了。當然,也有那種極端生動的,讓人如身臨其境的,但那往往需要和以下要談論的人物和情節相結合,不能單純靠文筆。

人物和情節,相輔相成,往往以其中一個為主,另一個為輔。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從世界名著到動漫卡通,比比皆是。但是以人物和情節吸引普通讀者,往往需要我們放下身段,去投其所好。昨天還和朋友談起,古龍和金庸若是來闖晉江,未必能出頭。大眾審美與流行直接掛鉤,瞬息萬變。這對於我們這些並不與他們生活在一片大陸上的人來說,反倒成了最不容易的。

最後,就是哲理。可以一個故事講述一個哲理,也可以在平平的故事中忽然寫上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當然,也有《先知》那樣,每一句都能讓人回味一生的。這無需太過華麗的文筆,也無需精彩的人物和情節,卻需要一種哲人的內蘊。我想最容易成為名著的就是這種了吧。

當然,如果以上四者皆具,便有望名垂千古了。

我其實一直在想,《也無風雨也無晴》究竟是如何定位的?它最終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成果呢?文筆的雕琢?人物的塑造?情節的曲折?還是哲理的述說?

不過,因為有《願得兩心知》那文奇妙的結尾,我並不急於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等到你全部寫完時,我當會恍然大悟吧?

寫作這條路上,有你與我同行,實在是畢生幸事。你總是能讓我在浮躁的時候平靜下來,給我啟迪。

以上隻是我的一些感想,希望或多或少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若是其中的道理和鼓勵對你無用,至少這近兩千字長評的分數還能有小補吧?笑。

我是不輕易發表觀點的人,所以發表的時候難免會有不當不妥的地方。如有什麼說錯,你便罵我好了。聽說,好朋友,吵吵架會更親的~~我沒試過,但不介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