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2)

永遠的雷古勒斯 712587 2470 字 10個月前

感覺這章以後可能很久都不會再提到雷古勒斯了,就趁現在說說這個我一直想說的人吧。

雷古勒斯是個什麼樣的人?作為小說角色,他是個推動情節的工具,在喧鬨複雜的故事中僅留下寥寥幾筆側影;作為人物本身,他是個溫柔善良的青年,然而也安靜平凡到幾乎沒有存在感。

原著中關於雷古勒斯的信息太少太少,我們隻知道他是西裡斯一母同胞的弟弟,長相同他有七分相似,性格卻幾乎完全相反。他重視家庭,聽父母的話,對所有人溫和有禮,甚至對家養小精靈都平等相待,標準的謙謙君子,mom\&#039s boy。如果是生活在和平安定地社會裡,他也許會像我們周圍的很多人一樣,平靜地上學、工作、繼承家業、娶妻生子,孝順父母、愛護妻兒、友悌兄長,過完平凡的一生。然而命運注定他出生於一個偏執的家庭,成長於一個動蕩的社會。階層對抗的暗流、古老家族的責任,將他推入黑與白激烈鬥爭的漩渦,這個溫柔安靜得一滴水一樣的大男孩,就這樣如同一片辭枝的秋葉般,身不由己地在時代的大潮中漂泊,墜落——

不!他沒有墜落。在那個瘋狂的時代,身處黑暗的陣營,這個柔弱如蒲葦也堅韌如蒲葦的年輕人卻始終在內心深處保持了一份可貴的良知與純粹,無關立場,也無關學院和血統,隻是為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美好的向往。我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過狂信徒一般的真正death eater時期,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曾對著無辜的麻種巫師舉起過魔杖——也許這是每一個早期食死徒都必然要經曆的過程,然而正是由於這份對於良心的堅持,使得雷古勒斯的心中始終保有著一片澄澈的天地,因而在那些瘋狂的血色中,他仍舊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最初的疑慮與反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也許是源於第一次目睹殺人和酷刑後天昏地暗的嘔吐?也許是來自在一片法西斯式的狂熱中忽然感到的煩悶窒息?我們無從得知。同樣的,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在人前永遠溫文爾雅的年輕人是不是曾躲在那間“不經本人允許禁止入內”的臥室中因為矛盾和恐懼而獨自飲泣,是不是曾站在布萊克家曆代先祖的畫像和一排家養小精靈的頭顱麵前茫然不知所向,我們隻知道,這個曾被許多人當成懦夫膽小鬼的男人最終做出了他一生中也是這個充滿英雄與戰鬥的故事中最勇敢的一個決定——不,不是叛離食死徒,偷走伏地魔的魂器,而是反思自我,否定自我,進而,戰勝自我。

反思是何其容易,隻要精神正常的人每天都可以在臨睡前問自己一句:我今天做的一切都對嗎?然而,反思又是何其艱難,因為反思就意味著暴露,將自己那些不甚愉快的經曆和不甚光明的心路像試驗台上的青蛙一樣解剖。更重要的是,解剖之後往往還意味著否定,也許隻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也許是全部的生命。同為食死徒中的叛逆,斯內普從來沒有對預言泄露事件除莉莉以外的其他受害者感到過抱歉,他也許根本沒有就反思過,也許反思過卻不敢或不願承認自己的過錯。無他,隻因要把沐浴少年時代的教育,燃燒青年時代的夢想,曾經想要窮儘一生去追求的信仰統統親手打碎實在太難太難,那種幻滅的痛苦程度甚至會超過鑽心剜骨。

可就是這個懦弱的,蒼白的,從小就總喜歡靜靜呆在不引人注意角落的孩子,他做到了。在經曆過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和掙紮後,他終於以最大的勇氣和最純粹的信念與death eater雷古勒斯一刀兩斷,在打破過去的廢墟上浴火重生,成為嶄新的勇士雷古勒斯。他戰勝了自己。

然而這隻是開始。麵對伏地魔的瘋狂殘暴,我相信曾有不止一個食死徒感到過迷茫甚至反感。我不知道他們中是否也有人最終勇敢地正視了自己的內心,但在這種十幾年後還能令整個魔法界戰栗的積威之下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反戈一擊的卻隻有雷古勒斯.阿克圖盧斯.布萊克。十六歲那年,這個瘦弱的少年因為被迫擔起不負責任的哥哥丟下的家族重擔而墮入黑暗,而在一年後,他懷著殉道者般的精神,將年輕的生命化作利劍,刺向了黑魔王最隱秘虛弱的死穴,如同雷陣雨前的閃電,拚儘那一閃即逝的光明去撕裂陰沉漆黑的夜空——

隨後,便沉入了黑暗的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