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一篇文章 隻想快速逃離(2 / 2)

才看到第一段,田堯就忍不住拍著大腿。

那位名編劇把林濟亂噴了一通,但在田堯看來,對方整整四篇長文,卻不如林濟一篇文章來得震撼。

林濟整篇文章沒有離開“觀眾”這個詞。

觀眾所喜歡的,就算不是一些業內人士眼中的高雅藝術,就不配喜歡嗎?

為什麼不挖掘觀眾所喜歡的題材,卻將批判觀眾的品味放在第一位?

藝術不隻是陽春白雪,能夠豐富觀眾的精神世界,本身就儘到了自身的社會責任。

林濟盤點了各類題材的出色作品,從黑白默片的年代到各國、各個年代為人們所喜歡的作品,科幻、喜劇、荒誕、恐怖、愛情……這些作品或曾遭受抨擊,或一夜爆紅,它們能夠存在,本身就有長紅的理由。

林濟閱片無數,自身又有足夠的編劇經驗,在理論上,他自認不輸給任何人,他結合自己的經驗加上對作品的理解,不知不覺中越寫越長。

這幾乎是他編劇生涯中對“好作品”的全部總結。

他倒不是不能接受那位前輩編劇對自己的批判,可在林濟看來,既然是檄文,就該寫得慷慨激昂讓人熱血沸騰,而不是一段邏輯不足的文字,再加脫離編劇一線卻自以為是的妄想。

在這篇文章裡,林濟添加了自己作為編劇所經曆的、所看到的現實。

“一集五千塊,可以買斷一位編劇的心血。”

“我們懷揣夢想進入這個行業,幻想著把自己扁平的文字變成立體的影像,沒有人願意製造活該被人嘲笑的垃圾。”

林濟已經脫離了一集五千塊的範疇,《戰神返鄉》讓他獲得了足夠多的利益,集數增加之後,稻米視頻方麵更加慷慨,可在打出這篇文章的時候,林濟卻想到了原主的遭遇,想到了那些並不在創作一線的人的高高在上。

……

林濟的日常並不是噴人,他的微博沒有一篇長文,更沒有所謂的專欄,他取了《什麼是編劇的創作導向》這麼大的文名,剛點進去的網友都有嘲笑他的想法,可讀完他這篇文章之後,網友們卻都說不出嘲笑的話了。

林濟這篇長文裡沒有提校訓,沒有對同行的諄諄教誨,卻都是作為一線編劇最樸素的文字。

這不是一篇讀了叫人飄在空中的文章,卻沉甸甸的,腳踏實地的,叫人重燃對於創作的熱情。

那位名編劇的專欄閱讀量並不低,寫出來的文章似乎也言之有物——前提是沒有對比。

同為編劇,在創作的邏輯性上,在對編劇這個行業的理解上,甚至行文的流暢上,都是林濟更勝一籌。

甚至不看作者名的話,林濟的這篇更像出自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編劇之手,一字一句都寫在了編劇們的心坎上。

林濟發這篇長文的時候,很多網友以為他又在找樂子,可這篇文章放出來之後,網友們卻都沉默了。

這篇文章實在太沉太穩,沒有提到所謂“社會責任”,卻字字都是編劇的責任。

很難想象它出自《戰神返鄉》的編劇。

上一集《戰神返鄉》裡,主角的仇人們還在背豬還債呢。

“本同行淚目了,一邊笑一邊哭出聲。”

“其實我很感謝林濟,他開拓了短劇的新天地之後,我終於接到新工作了哈哈哈,錢還是不多,但是我可以堅持再久一些。”

“這我心目中國影校慶最好的禮物,雖然沒有人在乎。”

“沒關係,觀眾在乎。”

……

國影大禮堂。

校慶是國影這十年來舉辦的最為隆重的一次活動,漫長的歌舞表演結束後,主席台上,大人物們一一就座。

看到一道道隻能在新聞上看到的身影,肖誠心裡格外激動。

因為林濟產生的那絲不快早就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他正處在國影的校慶慶典上,在嘉賓席上擁有了一個位置,雖然是很後排的位置,但這卻是林濟一輩子都未必能到的地方。

何況他剛通過這個平台結識了不少出色的校友,隻要好好運作,事業依舊能再達巔峰。

他心裡默默揣度著,到那時候,他依然主攻長劇,但也要到短劇那裡分一杯羹,就算林濟隻配寫那些垃圾,但林濟也不該那麼得意。

一想到這些,肖誠注意力難免有些分散,就在這時候,他注意到,身邊人的表情比剛剛更嚴肅了些,脊背也坐得更加挺直,他看向前方,果然,主席台中間的那位大人物在講話了。

對方是文化界鼎鼎大名的人物,近些年更是經常出現在新聞頻道。

這是肖誠距離大人物最近的一次。

肖誠集中精力,那位大人物對著話筒:“原本我準備了一份發言稿,但我臨時看到了一篇比我的發言稿更好的文章,這篇文章來自國影XX級畢業生林濟,現在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禮堂裡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聽到林濟這個名字的瞬間,肖誠隻覺得耳邊“嗡”地一響,這篇文章寫了什麼,他已經聽不清了。

等他好不容易清醒過來,想著這篇文章對方隻是偶然遇見,就聽大人物問道:“在座的各位裡,應該沒有誰讓人五千塊寫一集劇本吧?”

對方話音落下的瞬間,肖誠隻覺得,原本空氣流通暢通的禮堂這一瞬間變得無比閉塞,悶得叫人喘不過氣來。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這一刻,四麵八方的視線都好像在朝他看,在嘲笑他。

“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這樣,我當時寫一集劇還不止這個價,那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了。”

大人物的話引發了一片哄笑聲,肖誠卻聽得渾身發燙,隻想快速逃離這座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