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 人最敏感的神經,就是利益(2 / 2)

雖然是當初是他告訴謝長宇,自己就是“似水流年”,——但是當初他也沒想到未來的自己會真的寫歌呀!如果隻是擴充、加工原身的作品進行發表,他一點也不會產生尷尬的情緒。

於是他在心裡暗暗想,以後如非必要他還是彆把這事說出去吧。

萬一那些人也像謝長宇一樣喜歡問東問西怎麼辦?

——謝長宇有次問起《大海啊,請離我再近一點》這首歌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是不是真的像論壇裡討論的那樣複雜詭譎。

幸好他比較好糊弄,因此薑銘書隻是對著電話淡淡道:“想想語文的閱讀理解題。其實作者本人並沒想那麼多也說不定呢。”

對麵就仿佛很是信服:“合理,太合理了!我就知道我的猜測不可能錯。這就是一首勵誌歌曲嘛!哼,當初我在論壇上發帖還被噴了呢,那群有眼無珠的說我在地下十八層!——到底是他們懂你還是為父懂你哇!”

薑銘書:……這個真不好說。

之前因為看到了網友的分析貼而被嚇出一身冷汗的薑銘書選擇保持沉默。

除了謝長宇外,喬宛和薑建均自然也是關注薑銘書網絡上動向的一員。

不過他們更加關注的不是兒子所取得的成就——雖然這個讓他們也很高興——他們在意的是兒子的狀態。

喬宛不懂音樂,看不明白那些分析,但還是翻了很多評論,隻要看上去是在誇薑銘書的她就樂顛顛的給他們一個一個點讚點過去。

不過她發現在大部分人都持肯定態度的情況下竟然還有不少黑評存在,說什麼抄襲、黑幕,簡直是信口開河,氣得她晚上回家對著薑建均一通吐槽:“這些人是不是有毛病呀?咱們兒子的歌這麼好聽,有啥好黑的?真就吃飽了撐的!”

薑建均安慰道:“沒事,不用理他們,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他們在胡說八道。”

喬宛:“我隻是有點擔心銘書看到了會不會難受。”

薑建均:“咱們去看看他,觀察觀察。”

於是他們倆端著熱好的牛奶來到薑銘書房間,發現兒子正在學習。讓他休息一下喝杯奶的間隙,旁敲側擊了好一會兒,終於確認兒子最近忙著看書沒空關注網上的言論,不由放寬了心。

不過喬宛還有一個問題想問,所以沒有立馬離開,她好奇地看向正一小口一小口喝著牛奶的兒子:

“銘書什麼時候學的鋼琴呀?還彈得這麼厲害!”

“哦,這個呀,”薑銘書神色自如,“你還記得之前我去一個朋友家的事吧?她家裡是開琴行的——就是我買吉他的那家琴行——還有在賣課。我就是在那裡學的。”

喬宛不疑有他。

等他們走後,薑銘書想了想,沒繼續學習,打開了刷子,果不其然在留言中看到了不少黑評。這些黑評口風一致,絕口不提《大海》本身的超高質量,也不討論歌曲,反而劍指他這個作者,對他進行抹黑。

【這個叫“似水流年”的家夥,之前發的視頻都是翻彈翻唱,甚至水平一般,怎麼一下子這麼牛了,又能自作詞自作曲還把各種琴彈得這麼六?拜托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人用腦子想想看吧,這一看就是有公司在後麵營銷造勢呢!】

【這兩首歌應該都是公司給他選的吧?那麼我請問,原作者呢?他們的名字就這樣被抹殺了嗎?現在的資本為了流量,真令原創寒心。】

【搞不好彈琴的也不是真的“似水流年”呢(偷笑doge)】

打著“保護原創”的旗號,而實際上行動的指導思想是捕風捉影,實際上做的是傷害原創,以為自己正義凜然,實際上卻成了幕後之人肆意傷人的劍與槍。

——這種情況,一看就知道有人在“買/凶/殺/人”。

刷子用戶注冊的要求比較高,而且流量也遠沒有那些動輒上億瀏覽量的短視頻軟件以及星博等大,所以一般在刷子買水軍是比較吃力不討好的——當然機器人什麼的就說不準了——因此在刷子帶節奏的一般都是被煽動的人。

這也說明,估計在外邊的某些地方,他很榮幸地被“買了黑通稿”,大概也是近段時間發歌卻被《大海》比成背景板的人其中之一吧。

想到這裡,薑銘書心情複雜。

有位偉人曾經說過:人最敏感的神經,就是利益。

何其精準。

他拋掉無用的雜念,下載了一個星博。雖然星博經常因為其糟糕的飯圈化、極端化輿論環境被嘲諷,不過在特殊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獲取最新消息的好渠道,比如現在。

他在星博上搜索了和自己有關的詞條,發現事情的起因是一個80萬粉大V發的質疑博文。